第八章 四處漏風的齊王府(第2/2頁)

“什麽狠勁,什麽能成?”

謝叔方離李吉有點近,聽到了李元吉小聲嘀咕。

李元吉瞪了謝叔方一眼,“不該問的別問,去告訴王妃一聲,讓她給秦王府的楊夫人傳話,就說人可以給秦王府,但是強占的錢財、田產、宅院、鋪子,必須交出來,不然別怪我親自上門去要人。

再請李驃騎去一趟東宮,將薛寶給我要回來。

薛寶是我齊王府的人,東宮要用,那就讓他們拿聖旨來。”

李元吉口中的李驃騎叫李思行,是李淵的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功勞雖然沒有裴寂、劉文靜等人大,但再怎麽說也是李淵的從龍之臣。

李淵登基以後,給他封了一個驃騎將軍、加上護軍,充任齊王府長史。

上護軍是勛官,並不是實職。

薛寶的護軍也是勛官,實職是齊王府帳內府副典軍。

李淵雖然不怎麽管前身的教育問題,但是對前身的安危還是挺上心的,他知道前身沒什麽腦子,所以特地讓李思行這個有腦子的給前身充任長史,目的就是為了讓李思行在關鍵時候保住前身的命。

可惜李思行雖然有腦子,但並不善於趨炎附勢,不願意跟著前身一起為非作歹,所以前身看不上他。

至於李思行的太原元謀功臣的身份,別人或許會高看一眼,但前身需要高看?

李元吉輕飄飄的放過了高尚儀,是因為高尚儀這個人無關緊要,而且秦王府也給足了他面子,撈人也找了個借口,而且還走了寢殿的關系。

讓東宮將薛寶交出來,是因為薛寶這個人有點關鍵,他是齊王府帳內府的副典軍,知道齊王府的許多齷齪事。

這種人交給李建成,難保不會在關鍵時候炸開。

此外,李建成在撈人的時候,完全不給齊王府面子,說借調就借調,李元吉這個主人不知情,寢殿內的女主人也不知情。

李建成完全是將齊王府當成自己的地方了。

李元吉可不慣著李建成這個臭毛病。

“那劉尚膳呢?”

謝叔方問。

從頭到尾李元吉都追著高尚儀和薛寶說,全然沒有提及劉尚膳,謝叔方有點不明白。

李元吉白了謝叔方一眼,“你覺得在這宮裏,能不打任何招呼從我府上弄走一個尚膳,而且不在乎我態度的人,有多少?”

謝叔方眼珠子一瞪,倒吸了一口氣,“您是說,劉尚膳是……”

李淵的人唄,還能是誰?!

李元吉翻了個白眼,“知道就好,別說出來。”

謝叔方重重的點頭。

“其他人還有沒有逃走的?”

李元吉繼續問。

謝叔方果斷搖頭。

李元吉思量了一下,點了點頭。

也是,齊王府的女官也好,屬官也罷,在沒有人撐腰的情況下,逃也逃不到哪兒去。

逃出了太極宮,還能逃出長安城?逃出了長安城,還能逃出大唐疆域?

即便是逃出了大唐疆域,家人怎麽辦?

齊王府的女官、屬官,跟齊王府上的婢女、太監不同。

女官、屬官皆是良家,拖家帶口的,根本逃不了。

婢女、太監,不是前朝遺留的孤寡之人,就是李唐的戰俘,是奴身。

大部分人沒家人,即便是有,那也失散多年了,又或者被李世民殺在了戰場上,被李淵砍死在了長安城。

“沒逃的,沒收所有的家財,移交給內侍省,讓內侍省的人看著辦。”

宮裏的屬官一般出了錯,都是各自處置的,很少移交出去,即便是要移交,也只能移交到內侍省。

移交到大理寺的話,大理寺也不敢要。

畢竟,宮裏的屬官是伺候皇帝、皇子、嬪妃的,萬一在大理寺說出一些宮廷的醜聞,那樂子可就大了。

“啊?”

謝叔方聽說李元吉要將人移交出去,有點懵。

東宮、秦王府、齊王府,甚至其他皇子皇女府邸的屬官出了問題,那都是自行處置的。

目前為止,還沒人移交出去過。

李元吉這麽幹,多少有點丟人啊。

畢竟,府上的人出了問題,你自己不解決,反而移交出去,別人會覺得你無能。

李元吉看出了謝叔方心中所想,沒有解釋,“照我說的去做。”

雖說這種做法有些不妥,也不符合前身的行事風格。

但李元吉是受過新思想、新教育的人,對人命看的還是比較重要的,不會輕易去判決一個人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