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淩敬(第2/2頁)

可是身處在我這個位置,想全身而退,不是我說了算的。”

李元吉一邊說著,一邊席地坐到謝叔方身邊,自從被裴寂算計了以後,他心裏其實憋了一肚子話想跟人說。

可他不知道跟誰去說。

今天跟謝叔方把話說開了,他不介意跟謝叔方多說一點。

“你知道嗎?就在我被我父親禁足的那天,我已經決定了,從今以後做一個閑散的親王,不問朝野上下的是是非非。

我決定等禁足期滿了以後,帶著府上所有人出去遊山玩水,暢遊大唐的壯麗河山。

可是還沒等到我解除禁足,尹阿鼠就找上了門,我因為尹阿鼠的事情,被我父親召到了兩儀殿。

在兩儀殿內,我僅僅破壞了我父親敲打我二哥的圖謀,就被裴寂誇成有勇有謀。暗示我父親,我有擔當大任的資格。”

李元吉沖謝叔方咧嘴一笑,“在尋常百姓家裏,兒子有勇有謀,能擔當大任,那絕對是一件喜事。

可是在我們家,兒子有勇有謀,能擔當大任,那絕對是個災難。

因為我們家不缺有勇有謀,能擔當大任的兒子。

你是個聰明人,你應該能感覺到,我二哥在虎牢關大破王世充和竇建德以後,已經如日中天。

他麾下的謀士如雲,猛士如雨,他幾乎能做到任何他想做的事。

但他卻是一個嫡次子,是一個親王。

我大哥才是嫡長子,也是太子。

我大哥壓不住他,我父親也感受到了威脅。

但我父親又不願意親自去打壓他。

你覺得我父親會怎麽做?”

李元吉越笑越淡,謝叔方越聽越驚,不知道什麽時候,額頭上已經開始冒起了細汗。

李元吉再次伸出手,拍了拍謝叔方的肩頭,語重心長的道:“他會扶持我,幫著我大哥一起壓制我二哥。”

李元吉收回手,嘆了一口氣道:“我可以拒絕,但裴寂當時誇贊我有勇有謀的時候,是當著我二哥的面說的。

你覺得我二哥信不信?

我大哥知道了以後,又信不信?”

謝叔方強咽了一口吐沫,艱難的道:“他們信不信都會盯著殿下,以防萬一……”

李元吉點了點頭,“對啊,他們信不信,都會死死的盯著我。

我動,還有一線生機。

我不動,他們依舊會死死的盯著我,等他們盯的不耐煩了,就會先聯手弄死我,再分出個高低。

更重要的是,我不動,我父親也會逼著我動。”

李元吉感嘆道:“所以啊……謝叔方,我沒得選。

別說是竇建德舊部了,就是突厥人,只要願意為我所用,我也可以招攬。”

謝叔方又強咽了兩口唾沫,努力的平復著心情。

謝叔方是聰明人,李元吉將自己的處境掰開了揉碎了跟謝叔方講,謝叔方怎麽可能聽不懂。

正是因為聽懂的,謝叔方才明白,李元吉身處的處境有多恐怖。

“臣明白殿下的難處了,臣不會再勸阻殿下招攬竇建德舊部。”

謝叔方鄭重的說。

雖然李元吉的話聽的他膽寒,但李元吉肯把這些話對他說,那就說明李元吉拿他當心腹看待。

李元吉以誠心待他,他唯有以誠心報之。

李元吉笑道:“你明白就好,我要的東西呢?”

謝叔方明白李元吉這話的意思,當即從懷裏拿出了一卷冊子遞給李元吉。

李元吉拿過冊子,仔細翻越了起來,謝叔方在一側,為李元吉講解。

當看到淩敬兩個字的時候,李元吉目光一頓。

謝叔方立馬明白李元吉應該是看中了此人,細細為李元吉講解,“淩敬是竇建德麾下的謀士,曾任竇建德治下的國子祭酒一職。

在七月的虎牢關一戰中,淩敬向竇建德獻策,讓竇建德進攻懷州、河陽,大張旗鼓的做出進攻汾州、晉州的姿態,逼迫秦王殿下退兵。

但竇建德聽信了小人的讒言,並沒有采納。

事後秦王殿下知道了此事,說竇建德要是采納了淩敬的獻策,他有可能會退兵。

臣雖然不知道秦王殿下這話有幾分真,幾分假。但是能讓秦王殿下當眾說出此話,淩敬應該是位賢才。

淩敬如今在下牧監,充任監丞,正九品上。”

李元吉思量著點點頭。

歷史上關於淩敬此人能力的描述,確有這麽一段記載,也僅有這麽一段記載。

淩敬此人歸降了李唐以後,再也沒有什麽作為。

也不知道是不受重用,還是黔驢技窮,又或者說有什麽其他原因。

李元吉猜測,淩敬不願意為李唐出力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