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河北紛亂(第2/2頁)

之後傳著傳著,謠言被當真了,還被載入史冊了。

也許是一部分李世民的粉絲,為了維護李世民偉光正大的形象,為了側面證明李世民篡位的合理性,故意醜化的前身。

畢竟,《舊唐書》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晉編的,《新唐書》是北宋編的。

中間隔著幾百年,前身到底長什麽樣子,他們也沒見過。

還不是唐人遺留下的只字片語說前身長什麽樣子,就長什麽樣子。

就跟武大郎被編排成三寸丁一樣。

歷史上的武大郎,長相英俊、文采卓然,到了施耐庵筆下,成了三寸丁。

傳著傳著,不了解其中內情的人,在提到武大郎的時候,立馬會將其跟三寸丁聯系在一起。

李元吉不願意面對著兩個比自己帥的人,所以將目光落在了殿內的百官身上。

然後……

心情就更不好了。

一殿彪炳史冊的人物,腦袋上不是刻著李淵二字,就是刻著建成、世民二字。

刻著他元吉二字的,就一個人。

李思行。

就這麽一位獨苗,還不是屬於他一個人的。

在他的元吉二個字邊上,還刻著大大的李淵二個字。

弱小、無助、又可憐,是怎麽一種心情,李元吉總算是體會到了。

李元吉的心情,李淵可沒時間在意。

人到齊以後。

李淵陰沉著臉,語氣沉重的道:“我剛剛收到奏報,李神通敗了、李藝敗了、李世勣也敗了。五萬多兵馬,戰死九千余人,被俘兩萬余人,十數萬石糧食,被劉黑闥那個反賊搶走了九萬石。

瀛州刺史盧士睿、定州總管李玄通、定州刺史王孝矩、冀州總管麹[qū]棱等人相繼被殺,李世勣麾下的薛萬均兄弟被生擒。

葦澤關(娘子關)傳來消息,突厥頡利可汗見劉賊有大亂我大唐之勢,又派遣了數萬騎兵支持劉賊。

如今河北之地,幾乎全成了劉賊的樂土。

劉賊很快就要盡復竇建德的舊地。

夾在河北和突厥之間的河東、幽州等地也岌岌可危。

諸位告訴我,面對這樣的局勢,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淵一番話說完,大殿內一片沉默。

這應該是大唐開國到現在,遇到的最大的一次麻煩。

劉黑闥亂了河北等地,突厥人也趁火打劫。

稍有不慎,大唐的江山恐怕就要陷入到紛亂當中。

大殿內的群臣神情各異,有人皺著眉頭在沉思,也有人一臉躍躍欲試。

前者是裴寂、陳叔達等人,後者只有李世民和羅士信。

李世民是心中無懼,羅士信是好戰心切。

殿內唯一平靜的,只有李元吉自己。

李元吉在得知李淵召見的時候,已經猜到了是河北的戰事陷入到了頹勢當中,所以李淵一番話說完,他心裏沒有太多波瀾。

裴寂在沉思了好一會兒後,率先開口,“突厥人素來喜歡錢糧,我們可不可以派人去跟突厥人交涉,許其錢糧,令其退兵。”

裴寂此話一出,李元吉和李世民皆皺起眉頭,群臣們中間也有不少人皺起了眉頭。

突厥人此次南下,可不是為了求財,而是為了亂大唐的江山。

突厥人是喜歡錢糧,可突厥人更喜歡一個戰亂不斷、紛爭不斷的中原。

突厥人對中原的江山沒有多少興趣,但是突厥人對中原萬裏沃土上長出來的莊稼、養育出的百姓、織出的布匹,很有興趣。

突厥人將中原大地當成了他們的韭菜地,每年豐收的時候,就會南下割一茬。

一個大一統的中原,根本不可能給突厥人割韭菜的機會。

一個紛亂不斷、戰爭不斷的中原,才能讓突厥人左右逢源,舒舒服服的割韭菜。

突厥人明顯是看到劉黑闥有讓中原大地繼續亂下去的能力,所以特地出兵助劉黑闥一臂之力,讓中原大地繼續亂下去。

所以,些許錢糧根本不可能滿足突厥人的胃口。

李淵要是真的派人去交涉的話,突厥人有可能拿了錢糧,還不肯退兵。

李元吉有心藏拙,所以看破不說破。

李世民就沒有他這個心思,所以毫不猶豫的道:“突厥人此次南下,明顯是為了馳援劉賊,讓劉賊徹底亂了我大唐。

所以許突厥人錢糧,根本不可取。

突厥人極有可能拿了錢,不退兵。”

群臣們當中有不少人看出了突厥人的意圖,聽到李世民的話,紛紛表示贊同。

裴寂仰起頭,看向李世民道:“那依殿下的意思是跟突厥人打?”

不等李世民開口,裴寂看向了李建成,問道:“我大唐有那麽多錢糧能支持將士們在三處作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