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誤會!誤會!(第2/3頁)

“就怕殿下不相信我們的解釋。”

殷嶠臉色陰晴不定的說。

屈突通果斷的搖頭,“你要相信殿下。當年尉遲恭初降,殿下麾下一眾人皆說尉遲恭不可信,唯有殿下認為尉遲恭可信。

尉遲恭也沒有愧對殿下的信任,多次救殿下於危難。

你隨殿下出生入死多年,殿下對你的信任,遠勝尉遲恭。

今日發生的一切,只是一場誤會,只要解釋清楚了,殿下一定會相信我們。”

殷嶠將信將疑的躺在床榻上沒有再說話。

屈突通對李世民還算了解,他覺得以李世民的心胸,只要了解清楚其中的始末,一定會釋懷。

李世民要是知道了其中的始末,還對他們抱有懷疑。

又或者說李世民對殷嶠向李元吉行大禮心存芥蒂。

那麽李世民也不值得他們去效忠。

“好好休息,我吩咐人去拿筆墨。”

屈突通叮囑了殷嶠一句,走到營帳門口,讓人去拿筆墨。

李元吉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以後,也吩咐人去拿筆墨。

李元吉提筆,也給李世民寫了一份文書,講明了今日一切的始末,並且吩咐謝叔方派人快馬送出去。

至於李世民拿到了文書以後,會不會信,李元吉心裏也沒底。

就在李元吉思量李世民會不會信的時候。

熟悉的馬蹄聲再次響起。

馬蹄聲由遠及近,一會兒就到了營帳紮堆的地方。

李元吉愣了一下,道:“這是意識到有可能是誤會?所以去而復返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以李世民的腦子,要是反應不過來這點,貌似有點說不過去。

畢竟,殷嶠跟著李世民的時間不短了,信任還是有的。

屈突通派人向李世民傳話,說殷嶠生命垂危、昏迷不醒,可李世民趕來看到殷嶠的時候,殷嶠已經醒了。

這裏面肯定有事,李世民只要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就能反應過來。

“所以我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還跑去跟人解釋,是不是有點蠢了?”

李元吉捫心自問。

李元吉並沒有去見李世民,因為他清楚,李世民這個時候一定會先去殷嶠的營房。

然後解釋清楚誤會,上演一出主仆情深的大戲。

殷嶠營帳。

熟悉的馬蹄聲響起的時候,屈突通立馬放下筆,側耳傾聽,躺在床上輾轉難眠的殷嶠,立馬一動不動。

沒過多久,馬蹄聲在營帳外停下。

屈突通和殷嶠同時屏住呼吸。

“唰……”

營帳簾子被掀開,一個熟悉的,高大英武的人,重新出現在了營帳內。

“殿……殿下?”

殷嶠難以置信的呼喚。

屈突通也一臉不敢相信,沒料到李世民會去而復返。

“哈哈哈……我剛剛到了此處才想起,我帶的太醫忘在路上了,所以回去迎了一程。”

李世民一點兒也不尷尬的大笑著說。

殷嶠很激動。

屈突通也有點激動。

李世民就像是忘了自己剛才離開的時候說過的話,殷嶠、屈突通也是如此。

“在寫什麽?”

李世民毫不客氣的湊到屈突通面前,拿起屈突通寫了一半的文書,粗略的掃了一眼,又放回了原處,就像是沒看到過一樣,走到殷嶠床邊,驅寒問暖的道:“聽說你吐血昏迷,我立馬放下了手頭上所有的政務,帶著太醫就往這裏趕。

看你已經蘇醒了,精神頭還不錯,我就放心了。”

殷嶠立馬解釋道:“多謝殿下掛懷,若非齊王殿下妙手,臣恐怕早已命喪黃泉了。”

李世民故作驚訝的道:“四郎居然還有如此能耐,我居然不知道。”

屈突通在一側道:“聽齊王殿下說,他診治開山用的藥方,是從殿下從洛陽帶回來的《傷寒論》中發現的。”

李世民驚訝道:“竟然有此事?”

屈突通和殷嶠一起點頭。

李世民感慨,“居然是洛陽的藏書救了開山一命,我當初將書送回長安,太值了。”

一句話就抹了李元吉一半的救命之恩。

李元吉要是聽到這話,估計得罵娘。

殷嶠為李吉抱屈道:“還是得多謝齊王殿下妙手。”

李世民點著頭道:“不錯,是該多謝四郎。我從洛陽將書運回長安也有數月了,別人就沒發現《傷寒論》,更沒學會裏面的藥方,唯獨四郎發現了,學會了。

足可見四郎在這上面下了苦功。”

說到此處,李世民一臉埋怨的道:“你剛才是在叩謝四郎?只是叩謝?”

殷嶠趕忙道:“臣以後一定會報答齊王殿下的救命之恩。”

李世民瞪起眼,“這種事情怎麽能等到以後呢?”

李世民看看殷嶠,看看屈突通,問道:“近兩日你們跟在四郎身邊,就沒發現四郎有什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