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誰在喧嘩?(第2/2頁)

這是一件造福大唐的事情,他有一定的責任,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的責任更大。

他完全沒必要自己一個人出錢出力。

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也得跟著出錢出力。

……

李元吉思量了幾日,有了那麽一些頭緒,二話不說就給李淵去了一封信。

直言朝廷連年苦戰,軍中受傷的將士良多,卻苦無良醫及時診治。

所以朝廷應該讓太醫院牽頭,組織一個‘醫術交流大會’,請杏林各派各家的高手出面,一起優化一下‘戰地醫術’,並且聯手編撰一本‘戰地醫術集’,組織軍中的大夫們集中學習。

地方朝廷出、錢朝廷出,他可以出一些糧食。

反正朝廷現在不缺地方,也不缺錢,唯獨就缺糧食。

讓朝廷出錢、出地方,幹這種能博得好名聲的事情,朝廷肯定不會拒絕。

……

就在李元吉的信送出去的同時,李元吉的捷報也抵達了長安。

“葦澤關大捷!齊王府左三統軍府統軍蘇定方陣斬劉黑闥!”

“葦澤關大捷!齊王府左一統軍府統軍謝叔方陣斬突厥可汗狼頭纛!”

“葦澤關大捷!齊王殿下擊退了二十萬突厥大軍!”

身背赤色令旗,腰懸太平牌的信使,在一眾鐵騎的護送下,闖入了長安城的明德門,一路上高呼著,奔往了太極宮。

守在明德門口的守衛們,以及明德門背後朱雀大街上的百姓們,一下子就傻了。

啥玩意兒?

齊王手底下的人砍了劉黑闥?

齊王手底下的人還砍了狼頭纛?

齊王還擊退了突厥二十萬大軍?

說錯了吧?

會不會是報捷的人將秦王說成了齊王?

“狼頭纛是啥?”

有些沒見識的人,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有文人一臉激動的科普,“狼頭纛就是突厥人的王旗!”

“嚯!王旗都給砍了!這麽猛?!”

“我大唐將士,當然猛!”

“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

“……”

一瞬間,明德門門口的守衛,以及朱雀大街上的百姓,激動的高呼了起來。

其他各街各坊的百姓們在得到了消息以後,也跟著歡呼起來了。

一下子,長安城被一片片歡呼聲所淹沒。

住在長安城各坊的一眾文武,在得到了消息以後,一臉的難以置信,他們二話不說,齊齊趕往了太極宮,想證實捷報的真實性。

……

太極宮。

兩儀殿。

李淵坐在寶座上,愁的直按額頭。

李建成坐在李淵的下首,臉色也不好看。

李世民在洺州擊潰了劉黑闥的捷報傳回了長安城以後,他們兩個就沒笑過。

此前李淵為了讓李世民領兵出征,暗中向李世民許諾,只要李世民擊潰了劉黑闥,就一定將太子之位傳給李世民。

李世民現在做到了,那就該他兌現承諾了。

可是他不想兌現承諾。

但他又清楚,不想兌現承諾不行。

因為在此之前,他已經兩次將太子之位許給李世民了,事後又反悔了。

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

他已經反悔了兩次了,再反悔,李世民即便是他親兒子,也有可能跟他翻臉。

他不想跟李世民翻臉,也不想將太子之位傳給李世民,但他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完美的解決此事,所以愁的不行。

就在他為此事愁的頭發都白了的時候,李元吉在葦澤關告急的消息,又傳回了長安城。

他更愁了。

不僅愁,還難受。

二兒子眼看著要跟他翻臉了,四兒子眼看著也要沒了,他這個做老父親的,心裏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父親,兒臣已經派人去了晉州和汾州,調遣了晉州、汾州的兵馬趕往了葦澤關,也吩咐馮立和魏徵趕往了葦澤關。

兒臣相信,元吉一定不會有事的。

父親不用太過擔心。”

李建成緩緩開口,說了一些寬心的話。

李淵煩躁的道:“你派人去調晉州和汾州的兵馬有什麽用?等你的命令傳到晉州和汾州,再等晉州和汾州的兵馬趕到葦澤關,一個多月就過去了。

你覺得元吉憑借著不到兩萬的兵馬,能在突厥人手裏支撐一個多月?”

李建成沉聲道:“兒臣相信,三妹和二弟一定會在突厥人攻破葦澤關之前,趕到葦澤關。”

李淵瞪起眼質問,“他們要是趕不到呢?”

李建成低下頭沒有再開口。

“哼!”

李淵冷哼了一聲。

就在此事,殿外隱隱約約傳來了嘈雜的歡呼聲。

李淵一下子就惱了,起身大喝,“誰在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