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借你之手,受我之官(第2/2頁)

所以他只要能讓孩子們待在一處特定的地方,不瘋跑、瘋玩,他就是一個合格的先生。

李元吉在武德殿晃蕩了一圈,回到了正殿的時候。

淩敬已經到了。

見到李元吉,趕忙躬身道:“殿下,剛剛聖人下旨,削了秦王殿下的封地。”

李元吉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張婕妤告狀,跟李承宗薨了,剛好趕在一塊了,李淵罵李世民一頓,覺得不解氣,再削一削李世民的封地,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對李世民而言,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對秦王黨而言,亦是如此。

從大唐立國至今,李世民一直在受賞,即便是犯了錯,亦或者是觸怒了李淵,也只是被訓斥一頓而已,並沒有遭遇過什麽實質性的懲罰。

現在,李淵給了李世民實質性的懲罰,那就代表著,李世民在李淵心裏的地位,開始下降了。

李世民要扳倒李建成,坐上太子之位,本來就要看他在李淵心裏的地位。

如今他在李淵心裏的地位開始下降了,那麽他要順理成章的坐上太子之位,也就變得遙遙無期了。

“你跟常何接觸的如何?”

李元吉突然問。

淩敬愣了一下,拱手道:“臣派去見常何的人已經回來了,常何也答應了幫殿下做事,但是胃口有點大。”

李元吉沉吟著道:“胃口有多大?”

淩敬道:“臣並沒有將殿下要扶持他做玄武門值守的消息告訴他,所以他想要殿下調任他回京,並且扶持他出任十二衛的將軍。”

李元吉點點頭,道:“胃口確實大了。我給了他那麽多金銀,他還要我幫他調任回京,出任十二衛將軍,他可真夠貪心的。”

雖然常何的要求,跟李元吉的謀劃不謀而合。

但李元吉不主動開口的情況下,常何問他要官,而且還是高官,那胃口確實是大了。

要知道,李元吉手底下,也只有羅士信兼任著一衛的將軍。

蘇定方、謝叔方如今都還沒有入十二衛呢。

常何一開口就是一個十二衛將軍,胃口不可謂不大。

常何功勞不如蘇定方和謝叔方,所以為他謀劃十二衛將軍的難度,可比為蘇定方和謝叔方謀劃十二衛將軍的難度大。

“此人只可一用,不能引為心腹。”

淩敬毫不猶豫的給常何下了評語。

常何明顯是有點飄,根本沒認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道:“我答應他的要求,不過此事我不會自己去操辦。你讓他等著就是了。”

淩敬遲疑了一下,道:“殿下不出手的話,還有誰能辦成此事?”

李元吉瞥了淩敬一眼,淡然一笑。

當然是李世民了,難道是我啊?!

王晊已經跑去慶州見楊文幹了,李世民也該派人去接觸常何了。

李世民需要有人在楊文幹反了以後,出來指正楊文幹,順便把屎盆子往李建成頭上扣。

常何曾經在劉弘基手底下待過,跟秦王府上下也算相熟。

李世民要收買人的話,肯定會先從常何下手。

因為常何是熟人。

常何只要將一樣的條件告訴李世民,李世民會幫他達成心願的。

常何是先答應了被他收買,再被李世民找上門的。

所以常何根本不可能忠心耿耿的為李世民做事。

常何要是敢跟李世民開誠布公的話,那李世民即便是相信了常何,也不敢重用常何。

所以常何不蠢的話,絕對不會告訴李世民,他收過齊王府的錢。

“殿下已經有辦法了?”

淩敬見李元吉笑的相當自信,立馬意識到李元吉可能早有盤算。

李元吉笑著點了一下頭。

常何既然要官,那他就給了。

只不過是通過李世民的手給的。

就看常何有沒有膽量接了。

要是沒膽量接,也不配跟他要官。

“殿下既然有辦法了,那臣就不多言了。”

淩敬感嘆著說了一句,又道:“趙郡王還有兩日,就到長安城地界了,以長安城內現在的狀況,恐怕沒人會去迎他。

所以臣要不要主動出面,去迎一迎。”

李元吉思量了一下,覺得可行,道:“那你就去迎一迎。”

李孝恭對大唐也算是功勛卓著,如今還朝,沒人迎接的話,肯定會寒心的。

李淵如今對李孝恭的態度不明。

朝野上下只看到了李淵會奪了李孝恭的兵權,卻看不出李淵隨後會如何處置李孝恭。

所以朝野上下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都不會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