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人為至,戰先勝(第2/2頁)

就像是李世民。

李元吉最初見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雖有城府,但城府不深,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鋒芒畢露的寶劍。

在經歷了李淵的一次又一次的磨礪,以及一眾敵人的一次又一次磨礪後,終於收斂了鋒芒,城府也變得越來越深了。

以前,李元吉還能從李世民的情緒上,以及李世民做出的一些判斷上,大致猜測出李世民的心情,以及李世民一些不為人知的謀劃。

現在,他只能憑借著先知先覺的優勢,去猜測李世民的一些不為人知的謀劃。

“堂兄今日急匆匆的來,可是我托付給堂兄的事情,辦成了?”

李元吉在李孝恭連著喝了幾盞酒,喝的差不多的時候,笑著問。

李孝恭一聽這話,立馬變得興致勃勃起來了,“豈止是辦成了,簡直是喜上加喜,你可得好好謝謝我。”

李元吉笑容燦爛了幾分,問道:“怎麽個喜上加喜法?”

李孝恭哈哈笑道:“聖人不僅升任了宇文寶為左監門將軍,還升任了薛萬淑為左監門將軍。”

李元吉一愣,笑容更燦爛了。

這確實是喜上加喜。

薛萬淑是他準備送進十二衛四府去任職的一員。

原本他是準備找個合適的機會,幫薛萬淑好好謀劃一番的。

如今看來,不用再費心了。

其實薛萬淑入職十二衛四府,是比較難辦的一件事。

因為薛萬淑是出身於燕王府,在燕王李藝沒有像是杜伏威一樣徹底在李淵面前爬平以前,在李淵心裏,他是屬於不受信任的那種。

再加上薛萬淑入職統軍府以後,沒立下什麽大功。

李淵很難將左監門將軍這種掌管著宮中一部分門戶的職位交給他。

如今無心插柳柳成蔭,倒也能省一番折騰。

“我代宇文寶和薛萬淑,謝謝堂兄了。”

李元吉舉起酒盞,向李孝恭道謝。

李孝恭卻沒有端起酒盞,而是不滿的道:“我是沖著你的面子,才為他們奔走的,要謝,也是你謝我。”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道:“多謝堂兄,請堂兄盛飲此杯。”

李孝恭這才端起酒盞,跟李元吉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許是覺得用酒盞喝酒,不符合他馬上將軍的風格,在喝了兩盞以後,就開始抱著壇子喝了。

李元吉為了答謝李孝恭,也抱著壇子陪了起來。

一人一壇子就見底,有些微醺,話也就多了。

一開始說的是朝野上下的局勢,然後說到了風花雪月,最後就說到了東南道的戰事上了。

李孝恭臉上帶著兩團淡淡的腮紅,吐著酒氣,大大咧咧的問道:“你為什麽會問李伏威討要闞棱這麽個殺才的?”

李元吉兩腮也有點泛紅,聽到李孝恭這話,幹笑著不知道該說什麽。

李孝恭可不是問他為什麽會問杜伏威討要闞棱。

而是在詢問他為什麽冒著被李淵責罰的危險,收一個殺性大的人在身邊。

自從李秀寧出征以後,李元吉雖然沒有刻意的關注過東南道的戰事,但是有關東南道戰事的消息,還是一點一點的匯聚到了他的耳中。

李秀寧此次出征,基本上可以說是人還沒到東南道,戰事就已經結束了。

畢竟,就輔公祐那點能耐,以及那點力量,還不夠蘇定方或者李靖一勺燴的,更別提帶著大唐一眾精兵,外加一眾猛士的李秀寧了。

李秀寧剛出了長安,趕到洛陽的時候,輔公祐的叛軍還鬧出了點動靜。

輔公祐麾下的張善安,帶著幾個刺客,冒充漁民,刺殺了將他們擋在夏口的黃州總管周法明,占據了黃州。

然後不等李秀寧率軍離開洛陽,趕往東南道。

輔公祐的叛軍,就開始被吊打了。

先是舒州總管張鎮周在猷州的黃沙擊潰了輔公祐麾下的大將陳當世,再是李靖在樅陽擊潰了輔公祐別將。

輔公祐率軍兵圍猷州,猷州刺史左難當兵力不足,被迫自衛,關鍵時候奉旨安撫巴東至九江的安撫使的李大亮率軍趕到,設計擊潰了輔公祐的叛軍,生擒了叛將張善安。

李靖順勢拿下了輔公祐的鵲頭鎮。

輔公祐被迫退守。

身在河北道的薛萬述和闞棱,趁著這個機會一刀捅了下去,人在海上的蘇定方,也趁機上了岸,又在東邊捅了一刀。

雙方十分默契的殺向了輔公祐的老巢所在。

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