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誤入歧途的太子(第2/2頁)

韋挺一個高高在上太子左衛率,被發配到了嶲州去給少數民族的百姓當頭頭,而且只能管理城池內的一小塊地方,算得上是重罰。

李神通笑著點頭道:“不錯,羈縻州,韋挺這輩子恐怕都翻不了身了。能不能活著到嶲州,那都是個問題。”

李神通的意思倒不是說有人會在半道上劫殺韋挺,而是說韋挺想要平平安安的抵達嶲州,並沒有那麽容易。

一路上不僅要經歷蜀道之難,還要躲避毒蟲猛獸的侵蝕,進入到嶲州地界後,還要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煙瘴之氣。

不然,很容易死在半路上。

歷來發配到嶲州的官員,拖家帶口的趕到嶲州以後,全家上下能活一半,那都是祖宗庇佑。

由此可見這條發配之路,到底有多麽兇險。

不過,李元吉可沒心情關系韋挺的死活,他盯著李神通道:“韋挺是我大哥的人,韋挺被發配,是不是說明宮裏發生的一切跟我大哥有關?”

李神通遲疑了一下,艱難的道:“我告訴你,你可別說出去啊。”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點頭應承。

李神通下意識的小聲道:“聽說韋挺麾下左衛率的三百套鐵甲,一千多套披甲,以及上千刀兵,不知去向。”

李神通話說到此處,沒有再往下說。

但是他的意思表達的很明確。

那就是李建成豢養私兵了,不然那些甲胄和刀兵去了何處?

李元吉一副什麽也不知道的樣子,吐槽道:“我大哥是瘋了,竟然幹出這種事情?”

李神通贊同的點著頭道:“誰說不是呢。”

李建成身為皇儲,大唐的半君,想弄點兵馬,幹點私事的話,辦法實在是太多了。

無論是以皇儲的身份,去吸納那些軍中的猛士,還是以高官厚爵去拉攏那些軍中的將校,都十分容易。

只要李建成敢拋根骨頭出去,一定會有無數將校蜂擁而來。

說不定一些在李世民麾下郁郁不得志的人,都會倒向他。

他明明有更好的辦法去招兵買馬,卻偏偏用了最愚蠢的辦法。

“此事可大可小,我父親拿韋挺開刀,是何用意?”

李元吉疑問。

韋挺的官爵不大不小,卡在中間,還沒辦法一力抗下此事。

李淵有意深究的話,只發配一個韋挺還不夠,還會動一動李建成。

李淵要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話,只拿下一個韋挺,也不夠,還得拿下幾個身份足夠高、名望足夠響的人,以儆效尤。

畢竟,豢養私兵的事,即便是再怎麽往小了說,那也是大事,必須拿下幾個有分量的人不可。

不然,此事即便是李淵想輕而易舉的揭過去,滿朝文武也不會答應,秦王府的人更不會答應。

“我猜測,你父親大概是在等。”

李神通若有所思的說著。

李元吉給了李神通一個不解的眼神。

李神通又道:“你父親在封鎖太極宮的當日,派遣了宇文穎往西去了。你大哥豢養的私兵,應該在西面。

你父親派宇文穎過去,應該是要召其中的某個人入朝。

對方要是放棄抵抗,順從的趕來長安城。

那麽你父親應該會從輕發落。

對方要是抗旨不尊,拒絕入朝。

你父親恐怕就要大發雷霆了。”

李元吉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心裏卻沒有太多波瀾。

因為李神通所說的跟歷史上記載的差不多,跟他的判斷也差不多。

李神通知道的細節有限,李元吉跟李神通就沒有多少談興了。

陪著李神通一邊閑聊,一邊胡亂的猜測了一番後,就將李神通給打發了。

在李神通離開以後,李元吉快速的派人招來了淩敬。

“殿下,您找臣?”

淩敬入了精舍正屋,躬身詢問。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道:“九龍潭山的封鎖,已經放松了。你可以出去了。”

淩敬大喜,“真的?”

李元吉點著頭又道:“你出去以後,見一下馬三寶,讓他來這裏一趟,然後密切的盯著宮裏的動向。”

淩敬愣了一下,“殿下找馬三寶做什麽?”

李元吉瞪了淩敬一眼,“不該問的別多問。”

淩敬一臉尷尬的低下頭。

李元吉又吩咐道:“順便將王玄策、宇文正、楊思之等四人給士信送去。士信近些日子,應該要動身前往河北道了。”

淩敬趕忙躬身道:“臣明白了。”

李元吉擺擺手。

淩敬快速的退出精舍正屋,去找王玄策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