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武氏一門(第2/2頁)

至於河北道各地的貨物,為何只能運抵洛陽,不能運到長安,李元吉不需要多說,李淵也會清楚。

因為這一段漕運,歸陜東道大行台管,需要李世民開口。

李淵繞有深意的看向李世民,嘲諷的道:“二郎啊,你可以啊,你弟弟要賺點喝酒吃肉的錢,你也要阻止。”

李世民郁悶至極,有點想將李元吉吊起來打一頓的沖動。

李元吉府上的船,從洛陽到長安通行,他什麽時候阻止過?

他手底下管漕運的官員,又什麽時候使過絆子?

他還不至於為了漕運上的那點事,跟李元吉起沖突好不好?

他手底下管漕運的官員,也沒膽子為難李元吉府上的船好不好?

“父親言重了,兒臣可從未阻止過四弟府上的船從洛陽趕往長安。”

李世民郁悶的說著。

李淵一愣,狐疑的看向李元吉。

不等李元吉開口,李世民又補充了一句,“據兒臣所知,四弟府上的船,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一艘趕到洛陽的,更別提從洛陽趕往長安了。”

李淵更狐疑了。

李元吉幹笑著道:“有備無患,有備無患嘛。”

李淵白了李元吉一眼,沒好氣的道:“捕風捉影的事情,以後就不要再提了。我回頭會下旨,將督管漕運的衙門的職權,分出一部分,由你獨掌。”

李淵對兒子,就是這麽豪橫,就是這麽大方。

兒子要通過漕運賺取喝酒吃肉的錢,就毫不猶豫的從督管漕運的衙門分出了一部分職權,給兒子開了一個大口子。

李建成和李世民覺得有些不妥,但張了張嘴,卻沒說什麽。

李元吉此舉只是重在撈錢而已,又沒有謀權,也沒有擴充兵馬,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影響。

如果李元吉撈錢,他們都要唧唧歪歪的話。

那李淵就會鄭重的重新審視他們一番。

親兄弟在自家的家業裏,撈點錢而已,這都容不下,那登基了以後,還不得要了親兄弟的命?

“多謝父親,只是兒臣的手上沒有合適的人選去督管此事。”

李元吉心裏都樂開花了,但臉上卻是一副很為難的樣子。

李淵沒有急著說話,而是看向了李建成和李世民,不鹹不淡的道:“你們兩個人手底下能人輩出,你們又是做兄長的。

不打算出點力,幫幫自己的弟弟嗎?”

李建成和李世民臉色有點不太好看。

李淵臉一黑,“元吉為了你們兩個逆子,不惜帶病入宮,為你們說項,你們難道連一點兒表示也沒有嗎?

你們剛才不是很大方嗎?

現在又裝聾作啞起來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一聽這話,知道不放血不行了。

李建成當即咬咬牙道:“兒臣宮裏的武士逸,此前在四弟麾下做過戶曹,跟四弟搭伴,應該會得心應手。

兒臣願意讓他,讓他去幫四弟做事。”

李世民沉聲道:“兒臣府上的參事武士讓,乃是武士逸的弟弟,他們兩個搭伴,做起事來,應該會事半功倍。”

李淵臉依舊有點黑,“那要不要我將武士棱和武士彟也調到元吉府上去,讓他們兄弟湊齊?”

李建成和李世民弓著身,沒有搭話。

李元吉愕然的瞪起眼。

你們父子三個不對勁啊。

你們把武氏一家子短命鬼弄到我府上,是想要我的命啊。

我可不想跟武媚那個瘋婆娘沾染上任何關系啊。

“父親……此事……”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開口拒絕。

武士棱是武媚的大伯、武士逸是武媚的二伯、武士讓是武媚的三伯、武士彟是武媚的老子。

幾乎清一色的短命鬼,貞觀初,全滅。

以至於武媚在爭權的時候無人可用,只能用家裏一些不成器的兄弟。

李淵不等李元吉把話說完,就拍板了,“哼,看來你們兩個是主意已定了。那就這麽定了。不過武士彟如今充任著荊州大總管,不宜調動。武士棱又專事農事,也幫不上元吉什麽。

就只調遣武士逸、武士讓去幫元吉督管漕運吧。

武士棱可以到元吉新設的潭山文館,去充任一個農學博士。”

李元吉趕忙道:“父親,武氏三兄弟官爵不低,全部調遣到我府上充任小官,是不是有些折辱人才了?”

李淵瞪起了眼,認真的教訓起了李元吉,“你給我記住了,再有能耐的人才,能被我們父子所用,也是一種榮幸。”

這種蠻橫、霸道、不講理的話,李淵說起來一點兒也不覺得難為情。

李建成和李世民還一副深以為然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