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第2/2頁)

李元吉緩緩點頭。

簡而言之,就是先嘗試能不能獨攬洛陽到余杭的漕運,不能的話,就看看能不能跟李世民共同開發。

倒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在利益場上,從來就不存在什麽敵人,也沒有什麽鐵杆的盟友。

如果吃獨食不行,那就共享出一部分利益出去。

總比什麽也吃不到要強。

“馬周的提議倒是有幾分可行性,回頭我會嘗試著跟我二哥商量一下此事。”

李元吉看著薛萬述說。

薛萬述剛要點頭,就聽李元吉又道:“不過我不能保證會成,你們也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李世民要是非咬著京杭大運河不放,又或者借此要讓李元吉倒向他,那李元吉只能放棄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即便是再好,能獲得的再多,那也不能因此放棄基本盤。

基本盤那可是性命攸關,京杭大運河只是利益上的問題。

不能因為利益,就放棄性命。

那樣的話,只會有命賺錢,卻沒命花錢。

那圖啥呢?

“臣明白,臣和馬周,還有武士逸,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薛萬述趕忙回了一句,然後笑著又道:“畢竟,咱們已經掌控了從洛陽到棣州的所有漕運碼頭,也掌控了一部分洛陽到長安的漕運碼頭。

從洛陽到余杭,余杭到揚州的漕運,對咱們而言,有則錦上添花,無則也影響不了什麽。

所以臣和馬周、武士逸,看得很開。”

李元吉滿意的笑道:“你們能有這種心態,很不錯。”

薛萬述笑著沒有再說話。

李元吉也沒有再提這個茬,而是問起了李靖的問題。

李靖到了河北道以後,一切都做的中規中矩,但也僅僅是中規中矩而已,並沒有什麽亮眼的地方。

這放著其他人身上,那也沒什麽。

放在李靖身上,就有些不合理了。

畢竟,李靖的能耐是經歷過歷史驗證的。

他做不出跨時代的壯舉,那在清理之中。

可是一點兒亮點也沒有,那就有些不合理了。

“你和馬周是怎麽看待李靖的?”

李元吉並沒有急著對李靖在河北道的所作所為做出評價,而是先詢問了一番薛萬述和馬周對李靖的看法。

薛萬述坦誠道:“臣覺得李靖在河北道所作的一切,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麽可取的地方,但也沒有犯錯。

至於馬周……他覺得李靖不是真心實意的在幫殿下做事,只是在消磨時間。”

李元吉笑道:“如此說來,馬周對李靖有看法?”

薛萬述幹巴巴一笑,沒說話。

馬周對李靖,豈止是有看法。

簡直就是看不慣。

用馬周的話說,李元吉如此重視李靖,如此欣賞李靖,李靖就應該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幫李元吉做事,如此才能回報李元吉的厚愛,李靖出工不出力,就是愧對李元吉的重視和欣賞,也是愧對李元吉的信任。

只不過,大家如今同殿為臣。

以後擡頭不見低頭見的。

薛萬述不好將這番話說出來,免得馬周和李靖會因此結怨。

薛萬述跟馬周相處的還不錯,已經處成的朋友,甚至還有意將族中的堂妹介紹給馬周,所以不希望馬周和李靖結怨。

薛萬述能看出來,李靖是一個有大能耐的人,也是一個文武全才。

馬周只是一個純粹的文臣,雖然也有大能耐,但是以後在朝堂上的地位,肯定比不過李靖,所以薛萬述不希望馬周把李靖給得罪死了。

畢竟,在大唐,武勛的勢力、實力,以及地位,遠遠的高過文臣。馬周把李靖得罪死了,要是失去了李元吉的庇護,鐵定沒好果子吃。

李元吉見薛萬述不說話,笑著繼續道:“有看法也正常,畢竟李靖並不是真心的投靠我的,也不是心甘情願的為我所用的,所以在幫我做事的時候,肯定會有所抵觸。

馬周一心一意的為我做事,碰到他這種屍位素餐的,沒有看法才有問題呢。”

“那……”

薛萬述下意識開口。

李元吉擺擺手,打斷了薛萬述的話,“李靖想怎麽樣,就隨他去吧。只要他還在做事,只要他沒有對我不利,那你們就別搭理他。

這是一匹真正的千裏馬,想要收入囊中,可沒那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