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為開發京杭大運河做準備(第2/2頁)

小方向上他不怎麽在意,甚至全權丟給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個兒子去處理,但是大方向上,他抓的卻很穩。

至今為止,還沒有聽說過那個大臣因為李淵處理國政有問題的事情,向李淵進過諫言。

至今為止,造大唐反的,也沒有一個在檄文上說過李淵在某個國政上處理的讓他們不滿意,所以他們才造大唐反的。

所以別看李淵整日裏沉迷於酒色財氣,就真以為李淵沒什麽能耐。

大方向上,李淵走的很穩的。

幾乎是一步一個腳印,很少出錯。

“眼下天下才剛剛靖平,你父親這麽幹真不怕天下再次亂起來?”

李孝恭不知道李淵在國政方面走的有多穩,見李元吉點頭,只覺得李淵是在捅馬蜂窩。

李元吉聽到李孝恭的話,明顯的愣了一下,“這個問題我們之前不是討論過嗎?朝野上下能說得上話的人都不反對。那麽其他人再反對,也掀不起什麽大浪。”

朝野上下能說得上話的人的態度,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朝廷各個階層的意志,也代表著一部分的民意。

些許宵小在朝野上下能說得上話的人都默許了李淵這項政令的情況下,再鬧出什麽事端,根本掀不起一點兒波瀾。

真當大唐的刀不利否?

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一眾有世家大戶支持的亂世梟雄,尚且沒能抗住大唐的刀鋒,一眾宵小豈能抗住。

“話雖如此,可我總覺得聖人要是真這麽幹了,一定會掀起很多波瀾。”

李孝恭還是有些擔心。

李元吉瞥著李孝恭,沒好氣的道:“這是你應該擔心的?還是你能夠擔心的?”

李淵一個皇帝都不擔心,你一個被發配去左監門府大將軍職位上養老的宗室有什麽好擔心的?

你能做的了李淵的主?

李孝恭被懟的有些臉紅,氣哼哼的翻了個白眼以後,沒有再說話。

李元吉見此,繼續跟李孝恭說起了正事,“此前我二哥派人給我傳話,說有意將洛陽到余杭的運河交給我。

我在江北還能調配一些人手,可到了江南,那就是睜眼瞎。

你此前蕩平江南各地,應該招攬了不少人手。

讓他們都出來幫幫忙,幫我把洛陽到余杭的漕運給搭建起來。

若是可以的話,余杭到揚州入海口的漕運,也一並搭建起來。”

李孝恭聽到這話,就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貓一樣,下意識的站起身,緊張的喊道:“你可別瞎說,我在江南招攬什麽人手了?我什麽人手也沒有招攬。

我將荊州大總管的職位,以及一切跟江南有關的職位全交出去的時候,將一切聽我命令行事的人也交了出去。

我在江南也沒人可用。

一個也沒有!”

李孝恭說到最後,還一臉嚴肅的特地強調。

李元吉白了李孝恭一眼,沒好氣的道:“行了,別在我這裏裝腔作勢了。你是什麽人我還不了解嗎?”

不等李孝恭搭話,李元吉又補充道:“我李氏的人是什麽性子,我還不了解嗎?”

李孝恭張了張嘴,卻沒說話。

李元吉又沒好氣的道:“這裏又沒有外人,你裝給誰看呢?”

李孝恭撇著嘴,低聲道:“鬼知道你會不會去告我的狀。”

李孝恭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李元吉無語的道:“現在知道謹慎了,早幹嘛去了?再說了,我就算拿這種事情去告狀,我父親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根本不會跟你計較。”

李淵在創業初期,充分的發揮了任人唯親的性子。

所以大唐各處遍布李家人的身影。

李家人在政戰期間,自主權也極大,幾乎都能任命剛剛打下來的城池的五品以下的各級官員。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剛剛被招降,心情正處在坎坷當中的降臣,那個不俯身就拜?

這種情況下,李家的人想不招攬人都不成。

你不招攬,人家降臣都不答應。

沒有你在背後做靠山,沒有你給他撐腰,他的地方官做著心裏不踏實。

李世民手底下很大一部分人就是這麽來的。

他們可不僅僅是被李世民的能耐所折服,也不僅僅是被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還有被李世民二皇子的身份所折服。

有一個身份地位權柄相當高的二皇子做靠山,降臣和降將心裏才會踏實,才會不用擔心李淵會隨時隨地要了他們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