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下英雄亦有二三子入我吾彀中矣(第3/4頁)

這對他而言,就很好了。

也是他所求的。

“殿下言重了。”

任瑰再次彎下腰,謙遜的說著。

話音落地的時候,卻並沒有擡頭。

李元吉哈哈一笑,指著任瑰道:“你啊,是個妙人。”

任瑰這麽做,是在提醒李元吉,不能冷落了一旁的權旭。

李元吉看出了任瑰的意思,也沒有藏著掖著,反而大大咧咧的戳破了任瑰的心思,並且看向了權旭道:“你也快快起來吧!雖說你在我大唐名聲不顯,可你的能耐我了解過,很不錯。你曾祖父、祖父、父親的名頭,我也是如雷貫耳啊。”

李元吉在得知了任瑰、權旭有意投效以後,也做了不少功課。

對權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不僅了解過權旭的過往,也了解過權旭的過往。

只是了解歸了解,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還得先給個不大不小的職位試試看再說。

“多謝殿下,殿下真的了解過臣?”

權旭不卑不亢的一禮,緩緩起身以後,笑著疑問。

李元吉愣了一下,失笑道:“你也是個妙人啊。居然不相信我真的了解過你,居然還敢當面說出來。”

權旭躬身笑道:“臣年紀尚輕,有些孟浪,還望殿下不要怪罪。”

李元吉招呼著守在暖棚口的宦官去準備案幾和坐墊,又吩咐宦官去準備了一些酒肉,然後對權旭笑著道:“怎麽會怪罪呢?我可不喜歡事事獨斷專行,也沒有那麽霸道,不讓人說不中聽的話。你心裏有以後,能主動說出來,我反而很欣賞。”

權旭只是笑了笑,沒再說話。

李元吉在坊間的風評,跟他自己所說的可是大相徑庭。

到底那個是真的,那個是假的,還得仔細了解過以後再說。

李元吉也沒有再多話,等到宦官準備好了案幾、坐墊、酒肉以後。

李元吉請淩敬、任瑰、權旭坐下以後,才笑著對權旭道:“你此前被我父親封為千金郡公的時候,恰逢我父親為梁國的事情憂心,你為我父親上了一道平梁三策,你可還記得?”

權旭明顯的愣了一下,沒料到李元吉居然真的了解過他,居然知道他昔日扔出去的一個連一朵水花也沒有濺起的石子。

這件事由於沒有掀起任何波瀾,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恐怕李淵自己如今也已經忘記此事了。

李元吉能把這件事翻出來,恐怕做了不少的努力。

權旭深吸了一口氣,鄭重的抱拳道:“沒想到殿下居然知道此事。”

李元吉笑著點點頭。

權旭沉聲道:“臣自然記得此事,殿下突然提起此事,不知道有什麽要指點臣的?”

李元吉笑著問道:“你知不知道我父親為何沒有采納你的平梁三策。”

權旭毫不猶豫的道:“自然是李靖的平梁十策遠勝於我。”

權旭雖然年輕氣盛,但卻沒有目中無人。

不如李靖就是不如李靖,他沒有去貶低李靖,擡高自己。

李元吉點著頭道:“有這一方面原因,但這不是關鍵的原因。”

權旭愣了一下,趕忙追問道:“還有更關鍵的原因?”

李元吉點點頭,又搖搖頭,笑道:“不是還有更關鍵的原因,而是只有一個關鍵原因。你的平梁三策沒有被采納,不如李靖的平梁十策,只是一方面原因,但不是關鍵原因。

看來你現在還沒有領悟到關鍵原因。”

權旭再次抱拳道:“願聞其詳。”

李元吉笑道:“你的平梁三策,遠比李靖的平梁十策上的要早。若是不如李靖的話,也不至於沒有掀起一點波瀾。

畢竟,在我父親罷落你的平梁三策的時候,李靖的平梁十策才剛剛遞上去。

所以即便是有對比,也沒有那麽明顯。”

權旭忍不住問道:“那聖人沒有采納我平梁三策的關鍵原因到底是什麽?”

李元吉哈哈一笑道:“因為你的平梁三策中提出,讓我父親將平梁的戰事交給你主導。而李靖的平梁十策中提出,讓我父親派個人主導平梁戰事。

這就是我父親沒有采納你的平梁三策的關鍵原因。”

李淵一貫喜歡任人唯親,怎麽可能將平定南梁這種戰事交給一個外人去主導。

李淵扒拉扒拉自己的弟弟、子侄,有的是人用。

幹嘛還要冒險去用一個外人,去給自己創造一個潛在的危險。

權旭給李淵的平梁三策中,只提到了如何如何平定南梁,卻沒有給李淵一個必須用他,或者放心用他的理由,李淵幹嘛采納他的策略,又幹嘛用他?

不像是李靖,提出平梁十策的同時,也讓李淵幫他找一個帶頭大哥。

李淵可以放心的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去領導他,自然也能放心的任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