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嶽祖和泰山(第2/3頁)

可李元吉看到,任瑰在跟李孝恭商量完了以後,是罵罵咧咧的。

李孝恭在提到任瑰那個孫女的時候,則是笑嘻嘻的,像是偷了雞的狐狸一樣。

李元吉忍不住問了一下原由,才知道,任瑰的那個孫女雖然背著克夫的名聲,十分不詳,但人家是一個妥妥的富婆。

人家此前的三任相公,那都是有錢有權有勢的人物。

只是一個在隋煬帝禍國殃民的時候,嘴太幹,逼叨了兩句,被殺了全家。

人家因為有任氏長輩和任瑰的庇護,所以逃過了一劫,還繼承了夫家的一部分家產。

一個在隋末亂世的時候,聽說宇文化及弑殺了楊廣,帶著自募的青壯去討伐宇文化及那個逆賊,結果還沒找到宇文化及,就被趕著來降唐的馬文舉給撞上了,當成了流寇給剿了。

人家就帶著兩任夫家的家產,回到了任氏尋求庇護。

一個在李世民征討竇建德的時候,負責押運糧草,結果走到半路上被亂民給搶了,然後被上官的上官李世勣給宰了,李世勣當時的上官,某位不願意透漏姓名的齊王殿下知道了此事以後,下令抄家滅戶。

人家再一次帶著三任夫家的家產,回到了任氏尋求庇護,成了任氏最富有的富婆。

雖說任氏的叔伯兄弟們很惦記人家手裏的那些錢財,可任氏如今是任瑰扛鼎,任瑰又深受李淵重用,並且爵封國公。

任瑰不開口,也沒有那個不長眼的敢謀奪人家手裏的錢財。

如今算是一股腦的便宜了李孝恭了,難怪李孝恭笑的像是個偷雞賊。

不過依照李孝恭的身份和地位,想來也不會在意任瑰孫女手裏的那點錢財。

他之所以笑的那麽開心,像是個偷雞賊一樣,應該是因為占到了任瑰的便宜。

這是一種很多人都有的通病。

那就是只喜歡看到自己占便宜,不喜歡看到自己吃虧。

占到的便宜是大是小,或許根本不被在意,但只要占便宜就開心。

反之,吃的虧是大是小,也或許根本不被在意,但只要吃虧就不開心。

在李孝恭拉扯著罵罵咧咧的任瑰,以及一臉郁悶的淩敬重新坐下以後,李元吉緩緩的道:“看來壞事在你們的商量下已經變成好事了,也就不需要我再操心了。”

李孝恭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點頭笑道:“那是自然。”

說完這話還笑嘻嘻的看了任瑰和淩敬一眼,又笑著道:“他們要是敢出去胡說八道的話,那大家就一起死。”

李元吉錯愕的看著李孝恭,怎麽看怎麽都覺得李孝恭是個二百五。

大家一起死難道是什麽好事嗎?

雖說這話是對的。

以李孝恭的身份,以及李孝恭昔日為大唐立下的種種功勞,李淵要殺李孝恭的話,必然是寸草不留。

以任瑰、淩敬如今跟李孝恭的關系,跑去告李孝恭的密的話,也會被株連全族。

但這種話適合笑嘻嘻的說出來嗎?

“你快閉嘴吧你,你以後最好管住你這張嘴,最好也不要再喝酒了,不然我和淩長史肯定會因為你這張嘴倒黴。”

已經漲了輩分的任瑰明顯也覺得李孝恭像是個二百五,所以毫不猶豫的批判起了李孝恭。

說著說著,淩敬也覺得李孝恭是個二百五了,也加入了進去,一起批判起了李孝恭。

面對二人的批判,李孝恭來來回回就一句話,“你們放心,我知道輕重,我也就在元吉這裏管不住自己的嘴,在其他地方我嘴嚴著呢。

不然也不會活到現在。”

李元吉聽著暗自點頭,他覺得李孝恭說的這是實話。

李孝恭也唯有在他這裏才會放下一切的偽裝,放下一切的戒備,隨心所欲的說一切想說的話。

在其他地方,嘴確實很嚴,偽裝的也很好,也十分的戒備。

這是經過現實和歷史雙重驗證的。

在現實中,李孝恭目前為止還沒有因言獲過罪,也沒有被人抓到過什麽話柄。

在歷史上,李孝恭在武德朝,在貞觀朝……

在武德朝活的好好的,沒出一點兒問題,在貞觀朝,貌似暴斃了!!!

享年五十歲!!!

難道是因為胡說八道觸及到了李世民的某根神經,被李世民給暗害了?!

如果是如此的話,那麽李孝恭這個醉酒以後就喜歡抒發心中的情感的毛病就得想辦法給改改了。

不然很有可能會連累在座的所有人。

在李世民會暗害李孝恭這種事情上,李元吉倒不是存心黑李世民,而是歷史上的重臣、權臣,以及能對皇帝造成威脅的人,突然暴斃,都是疑雲重重。

所以李元吉不得不帶著惡意去揣測這種事情。

歷史上李孝恭暴斃,或許跟李世民一點兒關系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