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派人來罵娘了?(第2/3頁)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

淩敬拱手道:“那就請殿下親自派人去傳話吧。”

李元吉愣了一下。

淩敬哭笑不得的解釋道:“宇文侯只聽您的,也只願意聽您的。臣要是派人去給他傳話,只怕沒等到把話說完,就會被他丟出來。

所以還是殿下您親自派人去傳話吧。”

李元吉明白了其中的原由,失笑道:“你說的倒也對,那個憨貨確實只聽我的。你派人去給他傳話,確實討不到好。”

淩敬苦笑著道:“這都是您慣的。”

李元吉淡然笑道:“我之所以慣著他,也是因為他對我足夠忠心。你要是對我足夠忠心,我也慣著你。”

淩敬幹巴巴的道:“臣自然對殿下忠心耿耿。”

李元吉似笑非笑的道:“是嗎?若非竇婠在我府上,你會投入到我門下?”

淩敬一臉尷尬,沒有再說話。

李元吉也沒有再跟淩敬討論這個問題,只是擺了擺手,讓淩敬下去做事。

淩敬起身,躬身一禮後,退出了殿內。

李元吉則在淩敬走後,寫了一封長信,派人送去了函谷關,給宇文寶。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鬥爭已經到了快要角逐出勝負的時候了,以李世民的性子,想來已經開始做起了各種準備。

陜東道各地的總管、都畿道各地的總管,恐怕明裏暗裏已經得到了授意,已經開始有動作了。

所以必須讓宇文寶也跟著準備起來,必須確保函谷關這個關鍵的關口在關鍵的時候完完全全的握在自己手裏。

唯有如此,才能應對李世民在長安城以外安排的各種手段。

其實相比起李世民在長安城內安排的各種手段,李世民在長安城外安排的各種手段明顯更厲害。

雖然歷史上李世民沒有用得上,但現在就難說了。

所以必須謹慎對待。

在李元吉派遣淩敬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李世民沒多久,李世民二話沒說就派了個人罵娘來了。

來的還是李元吉的熟人,殷嶠。

由於屈突通此前在李元吉面前失了分,已經不怎麽受李元吉待見了,所以現在負責幫李世民傳話的人就變成了勉強還算受李元吉待見的殷嶠了。

殷嶠到九道宮的時候,剛好是個下午。

李元吉正在跟李承業、李承乾爬在樹上摘杏花。

多是李元吉在摘,李承乾在撿,李承業在禍禍。

還是騎在樹上瘋狂的搖著樹幹那種禍禍,似乎要將一樹的杏花全給搖下來。

守在樹下的侍婢們,看著在樹上東搖西晃,似乎隨時都會掉下來的李承業,心都在打顫。

一個個張著雙臂,拉著厚厚的羊毛絨,隨著李承業不斷的爬動,神情緊張的跟著移動。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場面,純粹是因為李元吉在陪著李承業和李承乾玩遊戲的時候,看到了那從墻外伸進來的紅杏,突然有感而發說了一句‘人啊,尤其是男人,就得有錢有勢有權,這樣的話,紅杏都會主動送上門來,而不是往出跑’。

此話一出,頓時引起了李承業和李承乾濃厚的興趣。

李承業說什麽也要父親為他摘一個紅杏嘗嘗。

李承乾雖然知道杏花還沒謝,不可能有杏子的,但經過了近一段日子王叔所拿出的層出不窮的遊戲的洗禮,已經逐漸的覺得王叔無所不能了。

所以也希望王叔能幫他摘一些紅杏,他好拿回去孝敬父親和母親。

雖然父親和母親待他遠沒有王叔好,但興許是在九龍潭山待久了,許久沒見到父親和母親了,他就格外的想念父親和母親,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最先想到的也不是自己吃、自己玩,而是孝敬給父親和母親。

李元吉哪敢告訴他們,紅杏只是一個比喻,其實說的是女人。

就好似很多古人的詩裏、文章裏,將少女比作豆蔻一般。

沒見過豆蔻的人,又或者見識淺薄的人,很難明白古人為何把豆蔻比作女人,等有了見識,並且見識過豆蔻了,就全明白了。

這是一個只能憑借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閱歷的增長,慢慢意會的事情,不能明言。

所以為了應付兩個小家夥,李元吉只能帶著他們到杏樹上找紅杏。

兩個小家夥一開始還找的起勁,漸漸的就開始亂來了。

李承業可能覺得禍禍杏花遠比吃杏子更能讓他開心,所以禍禍起了杏花。

李承乾沒找到杏子,也知道這個時候樹上不可能有杏子,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撿起了杏花,說要拿回去給他父親釀杏花酒。

李元吉看這孩子一片孝心,又看李承業把一樹杏花禍禍的不成樣子了,就幹脆幫李承乾摘起了杏花,希望李承乾的杏花酒泡出來的時候,能向他也進進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