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幽雲騎(第2/2頁)

薛萬述不知道李元吉心中所想,繼續說著,“這一支兵馬,從明面上來說,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營地,也沒有固定的身份。

所以他們不露頭的話,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麽身份。”

“嗯?!”

李元吉錯愕的看著薛萬述。

薛萬述苦笑著道:“確實是如此,臣也是親眼看到過一次他們聚集、作戰,才確定他們真的存在。

在那以前,臣一直都以為他們其實是不存在的,是燕王殿下編出來嚇唬人的一個謊言。”

李元吉聽著有點饒,仿佛在雲裏霧裏,不過卻沒打岔,因為他相信,薛萬述既然開口了,就一定不會藏著掖著,一定會說清楚的。

薛萬述感慨道:“他們雖說是燕王殿下從幽州和雲州兩地薦拔的,但並不是從兩地的青壯中薦拔的,而是從兩地的兵卒中薦拔的。

每一個身家清白的幽州卒或者雲州卒,在征戰兩三載以後,只要獲得一定的功勛,且勇武過人,都有機會參與秘密薦拔,在薦拔合格以後,會有人暗中考察、教導他們一載,等他們完成了考察,接受完教導,才算得上是幽雲騎中的一員。

不過,在他們加入幽雲騎以後,並不會被調走,而是會待在原來的兵馬當中,充任伍長、什長,甚至校尉等一系列的職位。

並且會被賦予監督上官的職權。”

李元吉聽到此處,才恍然大悟,“你是說他們平日裏就潛藏在李藝麾下的其他兵馬當中,並不會聚集到一起,也沒人知道他們是誰?”

薛萬述緩緩點頭道:“不錯,所以他們不聚集在一起,根本沒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即便是知道,也不知道他們是誰。

臣在幽州待了多年,也只見到過他們聚集過一次。

也就是那次,臣才確定他們是真的存在的。

也是在那次,臣被燕王殿下下了封口令。”

李元吉沉吟道:“也就是說,他們的薦拔也是秘密進行的,很有可能還有輪換制度,而他們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被聚集到一起。

很有可能三五年才用一次,很有可能八九年才用一次。

普通兵卒更替的又快,一些兵卒從入行伍到出行伍,都不一定能見到他們聚集一次,更別提知道他們的存在了。

即便是有人違背了李藝的封口令,將此事宣揚出來,絕大多數人也只會將其當成流言去聽。

所以即便是幽州內部的人,也不一定敢確認幽雲騎是否存在,更別提我們這些外人了?”

薛萬述點頭道:“確實是如此。也正因為如此,才沒有人將此事四處宣揚,外人也不得而知。”

李元吉明白薛萬述這話的意思。

幽州內部的絕大多數人都不一定能確認幽雲騎是否存在,就沒人敢將這當成一個情報,亦或者一個消息傳遞給外人。

外人也很難知曉。

就像是李元吉如果沒有通過淩敬,了解到有這麽一支兵馬存在的話,有人跑過來告訴他,說李藝麾下有一支三五年不露面的鐵騎,李元吉肯定不會信,說不定還會懲罰那個提供‘虛假’情況的家夥一頓。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沒有徹底弄清楚幽雲騎是否真的存在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人敢冒著得罪李藝,又得罪買消息的人的風險,去說此事。

幽雲騎也因此,徹底的隱藏了起來。

也許李藝在創立幽雲騎之初,就想到了這一點,並且充分的將這一點利用上了。

“你覺得如果我們對上了幽雲騎,得準備多少兵馬才有勝算?”

李元吉弄清楚了幽雲騎為什麽潛藏的這麽徹底以後,盯著薛萬述問。

薛萬述遲疑道:“殿下也是領兵之人,應該知道面對強敵,用多少兵力去抗衡,得看是步卒還是馬卒,還得因地制宜。

如果說是在平地上對上幽雲騎的話,步卒最少得兩萬,馬卒的話也得一萬五。

如果說是在關口對上幽雲騎的話,步卒最少得五千。

如果說是在山中對上幽雲騎的話,那步卒最少也得一萬。”

說到此處,薛萬述還特地解釋道:“倒不是臣刻意的誇大幽雲騎的厲害,而是幽雲騎真厲害。沒有足夠的兵力對上的話,未必能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