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波一折(第2/2頁)

李元吉也清楚,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戴綠帽子的是李淵,又不是他。

李淵要如何處置‘惡首’,他還沒資格說三道四。

但這並不妨礙他在李淵做出了滅絕人性的事情以後,在心裏鄙夷李淵。

一切在李淵丟下寶劍,說出了那句極度厭惡的話以後,似乎都結束了。

但熟知歷史的李元吉知道,一切並沒有結束。

如果一切就此結束了的話,那麽歷史上的李建成,絕不可能逼得李世民不得不率領幾百人倉促的發動政變。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李世民是不可能帶著幾百人去面對東宮的三千長林,以及李藝秘密的送給李建成的猛士。

也不可能帶著幾百人去面對齊王府的兩千甲士,以及宮裏的數千備身。

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的道理,李世民絕對懂。

如果時間、條件皆允許的話,李世民絕對會以更多的人手,更多的兵馬,去發動政變。

所以李建成不會因為給李淵戴了綠帽子這件事情就這麽草草的收場。

在李淵發現了李建成給他戴了綠帽子,沒有第一時間殺了李建成的情況下,李建成就等於是逃脫了必死之局。

剩下的,就得看他手底下的那些屬官,以及堅決的擁護嫡長子繼承制的那些老臣怎麽做了。

李元吉原以為,那些老臣即便是要幫李建成走出危局,也得等到李淵的氣消了,解開了太極宮的封鎖以後。

卻沒料到,在李建成剛剛要被壓出甘露殿門口的時候,堅決的擁護嫡長子繼承制的老臣們就到了。

李綱、裴矩、蕭瑀三人,帶著一身血色闖進了甘露殿。

殿外的左右屯衛大將軍、左右備身府大將軍,倒是攔了,但是沒攔住。

人家仗著年紀大,直挺挺的往他們手上的長槍利刀傷撞,僅僅是蹭破了人家一點皮,他們都心驚膽顫的,更別提真的將人家給攔在門外,就地拿下了。

所以在李綱直挺挺的往長槍上撞了一下,撞出了一個血窟窿,在裴矩死活要搶過右屯衛校尉的橫刀當場抹脖子的情況下,他們痛痛快快的給人家放行了。

至於隨後李淵要是怪罪下來了,他們只能自認倒黴。

不認倒黴不行啊。

三個老臣皆是上了年紀的人瑞,前隋亂世都熬過去了,真要是折在了他們手裏,那他們中間領頭的就得抹脖子向天下人謝罪。

就這,事後李淵還得將他們的家人發配,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這就是尊老、重孝賦予人瑞的待遇。

李綱、裴矩、蕭瑀在入了甘露殿以後,先是齊齊向李淵一禮,然後再是向李世民和李元吉微微點點頭。

上殿不拜,這是李淵賦予他們的特權。

他們向李淵施禮,是在向李淵手握的皇權表示尊重,向李世民、李元吉點頭,也是禮節。

只不過,李世民和李元吉手裏沒有握著皇權,所以他們在身負上殿不拜特權的情況下,是不用跟李世民和李元吉施禮的。

相反,如果遇到了以尊老為名義的重大節日,亦或者重要慶典,李世民和李元吉還得給他們施禮,甚至必要的時候還得伺候伺候他們。

雖說他們是不敢讓李世民和李元吉伺候的,但禮數就是這麽個禮數。

“聖人,太子殿下究竟何錯,值得您如此重罰?”

“對啊,太子殿下終究是我大唐的太子,縱然有錯,也不至於如此興師動眾,此舉有損我大唐的威嚴。”

“……”

李綱、裴矩一前一後開口,神情焦急,似乎李淵做了什麽了不得的錯事一樣。

事實上他們知道李建成犯了什麽錯,也知道李建成犯的錯有多大,後果有多嚴重。

但為了保李建成,為了方便為李建成求情,他們此刻裝作什麽也不知道。

李淵對此事心知肚明,但卻沒有給李綱三人發飆,甚至還給了三人一個笑臉。

可能是出身一直被詬病,一直被像是五姓七望其他那六望的世家大戶看不起的緣故,李淵對有名望、有學識、有資歷的老臣,都很尊重。

所以即便是李綱三人在紮他的心,在幫他心中的畜生開脫,他還是勉強的給了李綱三人一個笑臉,幹巴巴的說道:“三位愛卿對大唐的心意,我是知曉的。三位緣何如此維護李建成那個畜生,我也是知曉的。

三位若是還當我是大唐的皇帝,你們的主公,那就請速速退去。

我不想為了那個畜生,氣到了你們中間某一位。

畢竟你們中間的每個人對我大唐而言,都是國之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