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面子惹的禍(第2/2頁)

沒有民意能挾裹得了他,也沒有那個草頭王能在他的兵鋒下挺直了腰板跟他說話,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他在這種情況下是沒辦法領悟出來的。

他必然是見慣了王朝初期時期,百姓們心思不定,各種跟王朝作對,然後又看到了王朝鼎盛時期,百姓們心思安定,各種幫助王朝往最鼎盛的方向狂奔。

結合了這兩種見聞,才領悟出了這麽一句無論傳承多少年也不會過時的話。

不過,現在大唐的歷史已經被李元吉扭曲了,李世民在歷史上所能得到的一切,所能改變的一切,也在被李元吉潛移默化的改變,李世民還能不能說出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那李元吉就不知道了。

李元吉現在也沒心思去關注這個。

在確定了宮裏的消息被封鎖的嚴嚴實實以後,李元吉盯著淩敬問道:“長安城內的百官們有什麽反應?”

淩敬笑著道:“自然是各司其職的各司其職,為太子奔波的為太子奔波,為秦王效命的為秦王效命。”

李元吉忍不住道:“恐怕還有人為我大哥當說客吧?”

淩敬點著頭道:“以魏徵為首的一幹言官,這兩日頻頻出入各大公侯的府邸,在爭取各大公侯的支持。

想來再過兩日大朝會的時候,應該會湧出來不少人支持太子自證清白。”

李元吉點點頭道:“我二哥那邊就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淩敬略微思量了一下,搖頭道:“確實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李元吉不解的道:“這就奇怪了。”

按理來說,李世民已經設局將李建成推下深淵了,就應該繼續落井下石,讓李建成徹底的沉入深淵底處才對,這麽可能什麽也不做呢。

雖說李世民被李綱和裴矩用大義所脅迫,沒辦法正面去落井下石,可背地裏下一些黑手,還是可以的。

現在什麽都不做,那不是等著李建成翻身嘛。

那之前所作的一切,耗費了那麽多按手布的局,豈不是白費了。

“也有可能是已經有應對之法了,並且已經開始實施了,只是我們察覺不到而已。”

淩敬思量著道。

李元吉看向淩敬道:“那你就再查查此事。”

淩敬鄭重的點了一下頭,沒有再多言。

李元吉也沒有再多言,只是陪著淩敬喝起了茶,晌午的時候還留淩敬吃了一頓飯。

唐人的三餐,跟後世人的三餐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唐人的早餐一般是早上八九點吃,午餐是中午兩三點,晚餐是晚上六點以後。

一些講究人,還講究過午不食。

也就是說,午餐吃過以後,就不吃飯了。

百姓們囊中羞澀,更信奉此道,為了節省點糧食,為了積攢點家財,基本上一天都是兩頓飯。

農忙時吃稠的,農閑時吃幹的。

沒有農活的時候,應該是吃的最好的。

因為在不服勞役的情況下,絕大多數都在給人幫工。

或是幫人建個房子,或是幫人鋪個院子,雖然不要工錢,但主家必須給管飯,偶爾還得給吃一頓好的。

等到自家建房子、鋪院子的時候,也是這般對待來幫工的人。

在這件事情上,千萬不能提錢,尤其不能說幫一天工給多少銅錢。

一旦說了,來幫工的人就會立馬翻臉,並且再也不來你家幫忙,重則還會跟你絕交。

因為在百姓們看來,鄰裏鄰居的、鄉裏鄉親的,互相幫忙那是應該的,互相扶持著過日子,也能把日子過的更好。

你給錢,就是在打人臉。

就是要跟人劃清階級,論一個窮富。

那人家怎麽可能答應?

尤其是脾氣倔,好面子的關中人。

那是真的可以做到為了面子,情願把兜裏掏空,也要把客人照顧好的地步。

你打人臉,人家怎麽可能不跟你翻臉?

李元吉在淩敬走了以後的第二日,就碰到了這麽一樁事情。

原本是一樁小事,但最後鬧著鬧著就鬧到了他面前。

李元吉側坐在九道宮正殿的矮幾後,看著面前號稱長安杏廬裏最倔的骨派聖手呂一手,以及依附在九龍潭山莊子上更倔的老魚頭,一臉茫然。

兩個人為了一碗羊雜,兩個肉餅的事情,已經在他面前鬧了半個時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