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朝會(上)(第2/2頁)

“殿下,今日我們真的一起去參加朝會?”

翌日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李元吉就差人將麾下所有的屬官召集到了太極宮前。

長安三四月的天,尤其是淩晨,還是很冷的。

李元吉是騎著馬入城的,在趕到太極宮前的時候,鼻子已經被凍的快要失去知覺了,所以在淩敬的轎子到了以後,果斷的擠進了淩敬的轎子,跟淩敬坐在了一起。

此舉雖然遭到了很多在宮門外等待著上朝的老臣們的詬病,但李元吉根本沒有在意。

在李元吉坐定,搶了淩敬手裏的暖手爐開始暖手的時候,淩敬遲疑著發問了。

李元吉瞥了淩敬一眼,沒有答話,只是吩咐淩敬的隨從將他的腰牌遞去了宮門口。

沒過多久以後,淩敬的隨從回來說,可以入宮了。

李元吉就吩咐人擡著轎子吱呀吱呀的入了太極宮。

參加大朝會先行入宮,以及劍履上殿,這是親王的特權。

李元吉很少上朝,所以也很少行使這個特權。

今日天這麽冷,李元吉也懶得在宮門外吹冷風,所以毫不猶豫的動用了特權。

對於這一點,一眾守在宮門口等待上朝的文武,都沒有什麽意見。

畢竟,這種特權是父母給的,不是憑努力就能得來的,所以羨慕嫉妒恨是沒有用的。

再說了,這也在朝廷制定的禮儀當中,不違法也不違規,也沒什麽好說的。

就是有點囂張,看著有點氣人。

“殿下,您今日真的要帶著臣等一起上朝啊?”

淩敬在享受了一把特權以後,依舊盯著這個問題問。

李元吉被淩敬煩的不行了,就沒好氣的回了一句,“進都進來了,不是真的上朝是什麽?來宮裏耍著玩嗎?”

淩敬好笑的道:“臣倒是不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只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畢竟,您一年也上不了三次朝,朝堂上的人都戲稱您為李三朝,今日您不僅上朝了,還將臣等全部召集齊了,實在是讓臣不敢相信。”

李元吉白了淩敬一眼道:“怎麽,朝堂上的人很希望我天天上朝啊?”

淩敬果斷的搖頭道:“沒,沒有,他們不僅不希望您天天上朝,還希望您這位李三朝變成李一朝,又或者李不朝。”

李元吉哼哼了兩聲,沒有再說話。

朝堂上的文武們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純粹是因為他每一次上朝都會鬧出一點動靜來,而且有兩三次都鬧的相當離譜,且沒人能管的住他。

所以文武們都不希望他上朝,怕他鬧出的動靜波及了他們,也怕他鬧著鬧著將太極殿鬧成烏煙瘴氣之所。

這也是他想要的效果,所以文武們怎麽議論他,他都不會生氣。

他可是立志要做閑散王爺的人,怎麽能天天準時打卡上班呢?

天天準時打卡上班,那還是王爺嗎?

那不是!

那是長工!

“殿下,太極殿到了……”

轎子吱吱呀呀的行了一路,太極殿很快就到了,擡轎的轎夫在走到石階下以後就停下了腳步,低聲向轎子內稟報了一聲。

在淩敬招呼著落轎以後,李元吉將暖手爐丟給了淩敬,下了轎子。

淩敬則坐著轎子去了石階下的一側。

在大朝會沒有正式開始之前,淩敬是沒有資格進殿的,只能在殿外等候,然後隨著其他人一起進殿。

李元吉雖說能帶淩敬入宮,也能帶淩敬入殿,但淩敬自己有自知之明,不想攀著李元吉去破壞規矩。

李元吉在淩敬的轎子走開以後,踏上了石階,緩緩的向太極殿內走去。

太極殿殿前的石階一側,其實是有滑道的,也就是人力升降機。

但大唐絕大多數皇族是馬背上出身,根本不在乎多走兩步,所以很少動用。

唯有一些八九十歲高齡,且行動不便的人瑞們到太極殿內赴宴,或者到太極殿內給李淵唱贊詞的時候才會動用。

李元吉拾階而上,很快就到了太極殿門口,擡頭往殿內瞧了瞧,就發現李世民已經到了,正坐在殿內的一張坐榻上裝石像,身邊還有兩個宮人伺候著。

李元吉走進了殿內,李世民緩緩的睜開眼,臉上流露出了一絲笑意,道:“元吉來了?”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喊了一聲二哥,就在李世民下首找了個位置坐下。

坐定以後,立馬有兩個宮人從殿內的一側走出來伺候。

在宮人們烹好了茶,準備好了茶點以後,李世民再次開口道:“元吉啊,今日的事情你準備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