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頡利在嚇唬人?(第2/3頁)

想來崔氏幫助趙州李氏搭上太子殿下的話,太子殿下應該會出手保趙州李氏。”

李元吉不屑的道:“那就讓他們去搭上我大哥好了,就看我大哥在對付完我二哥以後,有沒有那個余力對付我了。”

說到此處,李元吉看著淩敬道:“以後再有趙州李氏的消息,記得第一時間告訴我,我可不想這件事脫離了掌控。”

淩敬鄭重的點了一下頭。

李元吉吩咐人取來紙筆,寫了一封奏疏,交給淩敬,讓淩敬帶上。

隨後淩敬在調任齊王府需要調任的官員的時候,要是需要,可以第一時間遞給李淵。

在做完這件事以後,李元吉就擺擺手,示意淩敬可以下去做事了。

淩敬走後,李元吉就靜悄悄的待在九道宮內繼續關注起了長安城內外的一切動向。

在李建成和李世民掐的難分難舍的時候,突厥使臣到了,提出了一個在其他人看來很合理,但是在李元吉看來很無禮的要求。

那就是要和親,而且還是交換式的和親。

說要將頡利的女兒嫁給李建成,又要李淵把女兒嫁給頡利。

李世民作為最喜歡用和親的手段安撫敵人、迷惑敵人的人,這一次居然出奇的表示反對。

他手底下的所有人,跟他一樣,也持反對意見。

反倒是一貫不喜歡和親的李建成,居然持贊同的意見,並且還親自為此事張目。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李建成這麽做並不是貪圖頡利那個滿身羊騷味的女兒的美色,但李建成持支持的態度,很多人不理解。

李元吉也不理解,所以把參與到了這件事情中的權旭給叫了過來。

權旭之所以能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也是因為李建成覺得權旭可以拉攏,所以在需要有人代表大唐跟突厥使節談判的時候,舉薦了權旭為代表之一。

主代表是李淵手底下最厲害的外交家唐儉。

在大唐的很多外交事情上,唐儉都是主代表或者主使。

因為這個人不僅搞情報厲害,搞外交也是一把好手。

所以在情報、外交這兩個方面,李淵很信任他。

李元吉在把權旭叫到了九道宮,請權旭坐下,吩咐人上了茶水以後,開門見山的問道:“你知不知道我大哥為何會支持此次和突厥的和親?”

權旭剛剛端起茶盞,聽到這話,愣愣的道:“殿下難道不知道?”

李元吉疑惑道:“知道什麽?”

權旭趕忙放下茶盞道:“此次突厥提出和親,並不是要跟我大唐和親那麽簡單,他們是在試探。”

“試探?”

“對,試探。他們的主副使私底下說,我大唐要是不答應此次和親的話,他們就會揮兵南下,自己來取。

這看似是在威脅我大唐,實際上是想試探我大唐虛實。

臣要是猜得沒錯的話,應該是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水火不容的事情,已經傳到了突厥頡利可汗的耳中。

他想借此看看,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是不是真的勢同水火。

如果是真的,那他就可以放心的揮兵南下。

到時候秦王殿下不出,就沒人能擋住他們的鐵蹄。”

權旭沒有藏著掖著,一口氣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全說了出來。

李元吉聽完權旭這番話以後,立馬明白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為何會一反常態,各自持對方經常持有的態度。

李世民這是看出了頡利的心思,想讓頡利騎虎難下。

李建成應該也看出了頡利的心思,所以選擇了跟頡利和親。

他這是不想給頡利領兵南下的借口。

也不想給李世民領兵出征的機會。

如果突厥人再一次大舉南下的話,那麽李淵勢必會讓李世民領兵出征。

李淵想要讓李世民答應領兵出征的話,就必須把太子之位交給李世民。

這一次,李淵沒辦法在忽悠李世民了,李世民不拿到太子之位,絕對不會離開長安城一步。

李建成就是不想面對這種局面,所以才選擇了跟頡利和親。

李建成的這種做法,看似跟權旭所說的話相違背,但這確實真正阻止頡利南下的方法。

頡利口口聲聲的說,大唐不答應跟他和親的話,他就領兵南下。

可實際上他這話是在嚇唬人。

頡利在入侵大唐這件事情上,一向都是不告而宣。

也就是說他想打就打,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根本不可能告訴大唐一聲。

如今突然喊起來了,開始告訴大唐說我要打你了,那就說明他是在嚇唬人,在虛張聲勢,他根本就沒有打大唐的意思,只是想趁機試探一下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不是真的已經水火不容了,只是想趁火打劫撈一點好處。

李世民就是看出了頡利沒有攻打大唐的意思,所以想讓頡利來一個騎虎難下,不得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