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拒任震曜上將(第2/2頁)

還沒有一個在主公不開口的情況下,就幫主公把主公所想的事情辦的妥妥貼貼的。

當然了,不排除陳叔達、蕭瑀、裴寂、長孫無忌、房玄齡、薛收等人有這個能力,只是在朝堂上待久了以後給收起來了。

畢竟,朝堂上講究的是‘多做多錯,不做不錯,少做少錯’,在經過了請示做成了一件事以後,一定會受到獎賞,即便是敗了,受到的懲罰也很小。

但不經過請示做成了一件事以後,不一定會有獎賞,敗了,懲罰還會很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敢自作主張?

嫌自己的官爵太高嗎?

“殿下,聖人吩咐臣等到您的駕前聽用。”

在淩敬走了以後沒多久,陳叔達、蕭瑀、裴矩、李綱四位老臣出現在了觀雲殿內。

四位老臣臉上都沒有太多的神情,很難借此去揣測他們內心的想法。

李元吉也不指望這麽容易就了解到四位老臣對他當權以後有什麽看法。

在四位老臣各自向他施禮以後,李元吉一臉意外的道:“我父親居然舍得將你們四位派到我駕前聽用?”

這說明什麽?

說明李淵嘴上說著要考驗他,嘴上說著不管大唐所有的事了。

實際上還是放心不下他,放心不下大唐,所以派了這四位能力出眾的心腹來輔佐他。

這對他而言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這代表著他以後不用將大唐的一切扛在他一個人的肩上了。

這也代表著李淵以後會幫他分擔一部分來自於大唐各個方面的壓力。

他不得不承認,李淵確實是一個嘴硬心軟的好粑粑。

如果李淵能騎在李世民頭上,死死的盯著李世民,緊緊的逼著李世民,讓李世民給他做苦力的話,那就更好了。

陳叔達四人不知道李元吉心中所想。

在聽到了李元吉的話以後,陳叔達面無表情的拱手道:“聖人諭令,臣等不敢不從。”

蕭瑀也面無表情的拱手道:“殿下交代給臣等的差事,臣等已經交代下去了,殿下還有什麽需要臣等去做的,盡管吩咐。”

裴矩和李綱沒有開口,看人的目光也很復雜。

顯然,對於現在這種結果,他們二人還難以接受。

李元吉也不在意,在陳叔達和蕭瑀表完態以後,滿意的點點頭道:“四位來的正巧,我剛好有一件事情需要四位去辦。”

蕭瑀率先拱手道:“請殿下吩咐!”

陳叔達、裴矩、李綱也紛紛拱手,靜等起了吩咐。

李元吉沒有急著吩咐,而是疑問道:“關於賜封我為震曜上將,開震曜府的旨意發出去了沒有?”

蕭瑀不明白李元吉為什麽突然問起了這個,遲疑了一下沒開口,陳叔達倒是毫無顧忌的道:“還沒有……”

李元吉點著頭道:“那就先不發了,等我跟我父親商量商量再說。”

蕭瑀四人齊齊一愣,狐疑的看向了李元吉,不明白李元吉這是要做什麽。

李元吉也沒有藏著掖著,坦言道:“我經過深思熟慮以後發現,我父親的這個決定並不妥當,所以我想跟我父親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取消這道旨意。”

這件事,李元吉確實深思熟慮過。

也正是因為深思熟慮過,所以他發現,在李建成門下的詹事府被廢,在李世民門下的天策府和修文館被裁撤以後,開震曜府沒有任何意義。

李淵冊封他為震曜上將,準許他開震曜府的目的,是讓他能名正言順的統領百官。

就像是之前的李世民一樣。

可李世民之所以要以天策上將的身份去統領麾下的百官,還要開天策府和修文館去安置麾下的百官,是因為頭上還有個太子李建成。

在李建成身負太子身份,身負監國名義的情況下,李世民想要揮灑自如的統禦手裏的百官,就必須有一個李建成約束不到的身份,以及李建成約束不到的衙門才行。

可如今李建成已經被削去了所有權柄,並且被囚禁在了東宮,李世民也被罷黜了所有官爵,永禁在了承慶殿。

他頭上一個人也沒有。

根本不用費心費力的去開什麽震曜府。

他只需要向李淵請一道旨意,以親王的身份監國即可。

這麽做,不僅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大唐權力更替所帶來的影響,也能讓他快速的接受、消化大唐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