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3頁)

不過,在剛剛松完起以後,陳叔達的眼珠子又瞪起來了,“您肯讓臣去見太子殿下和秦王?”

李世民已經被李淵明確的下旨貶為庶民了,所以已經不用稱殿下了。

等到罷貶李世民的旨意昭告天下以後,連秦王都不用稱呼了。

可以直呼其為李世民。

李元吉不以為然的道:“這有什麽不能見的,難道你還能聯合我大哥和二哥在宮裏再鬧出一點動靜不成?”

陳叔達趕忙道:“那肯定不會……”

開什麽玩笑,太極宮已經徹底被李元吉掌控了,長安城也在逐步被李元吉掌控,大唐也在逐漸的被李元吉掌控。

就他一個人,能跟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宮裏鬧出什麽動靜。

就是安禮門,李元吉不點頭的情況下,他也上不去,李建成和李世民也下不來。

“還有其他要議的嗎?”

李元吉沒有再搭理陳叔達,而是盯著李綱等一眾老臣發問。

李綱等一眾老臣再次匯報起了近兩日的工作。

李綱又大致說了一下宮中政變期間長安城內外所發生的一切,已經安撫了人心以後,還需要做的一些事。

裴矩大致說了一下目前已經明發出去的幾道旨意發出去以後所產生的影響,並且做了一些請示。

蕭瑀大致說了一下太子詹事府,以及秦王天策府、修文館被罷黜以後,他做的一些招撫的工作,以及工作成果。

太子詹事府也好,秦王天策府和修文館也罷,都是龐然大物。

一旦出現了什麽變故,就是足以影響長安城內外,甚至大唐的大變故。

所以招撫的事情,不僅李元吉在做,蕭瑀等人也在做。

通過蕭瑀的匯報結果看,蕭瑀等人的工作成果還是很喜人的。

一些依附在太子詹事府,以及秦王天策府、修文館的小官小吏,已經被盡數招撫了,並且做了新的安排。

李元吉不得不承認,蕭瑀等人這一手做的挺狠的,有釜底抽薪之效。

這就等於是斷了以李建成和李世民為首的金字塔的一部分中下層,讓他們最頂層的一群人失去了跟下層甚至更下層人的來往,也讓他們最頂層的一群人失去了對下層甚至更下層人的掌控。

再斷了李世民在八大統軍府的根基,以及跟陜東道和都畿道一些大員的往來的話,那李世民即便是從安禮門逃出來,短時間內也只能環顧四周四周心茫然。

李建成算是徹底的廢了,不僅詹事府的上層被淩敬給安撫幹凈了,就連中下層也被蕭瑀等人給解決了。

就算恢復了自由身,也只能從頭再來。

不過考量到李建成還肩負著太子的身份,跟朝廷上的許多重臣也有舊情,所以還得再關一段時間再說。

“王叔,你去告訴李幼良等人,他們要是束手就擒的話,我可以既往不咎,讓他們繼續做他們的郡王、大將軍,要是執迷不悟的話,那就別怪我不客氣!”

李元吉在聽到陳叔達匯報說,李幼良等一眾此前占據著啟夏門的兵馬,在得知李建成被囚以後,擁兵數萬占據了左右武侯衛的大營,至今也不願意出來以後,冷冷的對李神通吩咐。

李神通知道李幼良在李元吉兄弟幾個相爭的時候扮演的是什麽角色,也知道李幼良是個怎麽樣的貨色,對於李幼良在一切都塵埃落定了以後,還占據著左右武侯衛大營不出來的行為他十分不齒,所以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還有什麽要議的嗎?”

李元吉在交代完了李幼良的事以後,盯著李綱等一眾老臣問。

李綱將一疊厚厚的文書呈放到了李元吉面前道:“剩下的就是一些地方上的瑣事了,臣等難以決斷,只能請殿下獨裁。”

李元吉大致翻閱了一番,確實是一些地方上的瑣事,就讓人將文書全部送去了昭德殿,然後緩緩起身對殿內的所有文武道:“往後我會在昭德殿理政,爾等有什麽要緊的政務,都可以通過三省遞交給我。我做了批示以後,會讓三省傳回給你們。”

說著,李元吉就準備邁步離開,但剛挪動了腳步,又想起了一件事,於是又站在原地道:“我準備召王圭回京,任禦史大夫,召馬周回京,任給事中,諸位以為如何?”

李綱和裴矩已經被升官了,已經調離了禦史台,所以禦史台如今群龍無首。

王圭的資歷足以升任禦史大夫一職。

李元吉如今急需自己人用,所以準備將王圭和馬周調回來。

河北道的大多數事情,王圭和馬周已經安排妥當了,剩下的,各州官員只需要蕭規曹隨即可。

所以調回來了,也不影響河北道的大局。

李綱、裴矩、陳叔達、蕭瑀等人聽到這話,心頭齊齊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