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李建成漲智商了?!(第2/3頁)

李世民很識時務,又或者說深得越王勾踐的真傳,懂得隱忍。

所以在形勢比人強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低頭隱忍。

但這不代表他就放棄了自己的雄心,放棄了自己的大業,他只是在發現了李元吉不會殺他以後,開始隱忍了起來,開始等起了時機。

李建成就沒那麽識時務了,他仰著頭譏諷道:“惺惺作態罷了!”

他不是不想識時務,也不是不想隱忍。

只是相比起李世民,他積攢的底蘊實在是太薄了,在此前的宮中政變中,他手裏的刀槍已經被摧毀了個幹幹凈凈,他已經沒辦法通過刀槍來東山再起了。

他手底下的那些文臣,他根本沒指望。

不是他看不上那些文臣,而是他了解那些文臣的秉性。

他雖然人在安禮門一直被囚禁著,但他敢肯定,他手底下的那些文臣中,有四五成恐怕已經被李元吉給收編了,剩下的五六成,遲早也會被收編。

所以他選擇了躺平,選擇了破罐子破摔。

李元吉定定的盯著李建成,是真的不知道說啥好了。

一些極富盛名的太子,在淪為了階下囚以後,怎麽就變成這樣了呢?

是歷史記載的有假,還是李建成的心性太脆弱了,經不起摧殘,一摧殘就崩潰了?

“大哥,識時務者為俊傑,你不為自己考量,也得為我那沒出世的侄子考量吧?你真的忍心看到他被送到尋常農戶家裏去,跟牛馬過一輩子?”

李世民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居然勸起了李建成。

李建成雙眼噴火的瞪向李世民,怒吼道:“你還好意思提侄子?你有什麽資格提侄子?”

李世民臉色一沉,沒有再說話,而是邁步走到了城門樓子內唯一的案幾前,拿起了一部分文書,走到了一邊的矮幾前就開始審閱了。

李建成見此,抹了一把嘴角的血跡,也三步並作兩步的走到案幾前,拿起了剩下的文書,準備回矮幾邊上審閱。

不過在離開前,他怒目圓睜著對著李元吉道:“我這可不是向你低頭,我只是想好好的活下去,看著你養虎為患,看著你和李世民怎麽死!”

李元吉皺起了眉頭道:“事到如今,你還不在乎我那未出世的侄兒的死活嗎?也不在乎我嫂嫂過的好不好嗎?”

李建成皮笑肉不笑的呵呵道:“我在乎了又如何?你會放我出去跟他們團聚?”

李元吉眉頭一下子皺成了一團。

李建成又道:“我就算不在乎他們,你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去死?”

李元吉一下子又惱了,又想給李建成一個大耳刮子。

卻聽李建成又繼續道:“你不能!因為父親不允許!除非你敢廢了父親,自己坐上那個位置!可你會嗎?!”

李元吉一下子愣住了,是真愣住了。

臥槽!李建成漲智商了!!!

先不說他敢不敢廢李淵吧,就算他真敢,但是以篡位的方式坐上了李唐的大位,也坐不穩。

畢竟,李淵之前的那一位大一統的皇帝,嗯,也就是隋煬帝楊廣,就是以這種方式坐上大位的。

然後迎接他的就是七十二路煙塵。

如果他再以同樣的方式坐上大位的話,天下還得亂,說不定還會起七十二路煙塵。

這倒不是說他上位以後像是楊廣一樣胡作非為,逼反天下所有的野心家。

而是隋末的亂世已經培養出了許多的野心家,這些野心家還沒有徹底的承認大唐,也沒有徹底的消亡。

所以他以同樣的方式坐上大位的話,所有的野心家就會毫不猶豫的跳出來,以為李唐討逆,以為李淵盡忠的借口,一起攻向他。

所以他真想要李唐的大位的話,就不能以篡奪的方式去奪取。

歷史上李世民在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以後,之所以留著李淵,之所以奉李淵為太上皇,除了要保全自己的名聲,保全孝道外,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就這,在突厥人南下的時候,他也沒能平定大唐內部各種不平的聲音,也沒辦法第一時間聚集起龐大的兵力去應對突厥人,使得突厥人一路殺到了渭水,逼他簽下了十分恥辱的渭水之盟。

歷史上對於李世民智退突厥人的事情大書特書,但卻僅用了寥寥幾筆記載了突厥人在離開的時候,帶走了海量的財富、充足的糧草、以及大量的人口。

這也是為何李世民在突厥人退兵以後,沒有立刻組織兵力反擊,反而默默的發展了好幾年才開始反擊突厥的原因。

因為大唐國庫,以及皇族私庫裏的錢財全部被賠給了突厥人,整個關中一地的糧食、人口也被突厥人劫掠走了大半。

李世民不默默的發展的話,根本沒有足夠的錢糧去支持征討突厥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