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唐突之戰(三)(第2/3頁)

劉弘基在這個時候也跟著勸了起來。

反倒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一人找了個角落窩著,一邊打著哈欠,一邊盯著城門樓子內的動靜,沒有說話。

白天的時候跳的最歡,對來城門樓子這件事最有意見的李建成,這次居然沒跳,也沒說什麽。

李元吉很清楚,李建成不是不想跳,而是知道他的心意,懶得跳。

別看李建成不願意來城門樓子,但真要他一個人離開,真要他跟李世民分開的話,他也會不願意的。

他現在必須時時刻刻跟李世民待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自身的安全。

他可以在李世民有什麽陰謀詭計的時候站出來戳穿李世民的心思,讓李世民難以成事。

也可以在李元吉突然生出了幹掉他和李世民的心思的時候,跟李世民聯合在一起想辦法祈命。

反正,無論是李世民借助陰謀詭計翻身了,還是他離開了李世民身邊,李元吉趁機把李世民宰了,他都活不了。

所以他必須跟李世民待在一起。

“陳公啊,我留在這裏自有我的打算,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安危的,你就不必再勸了。”

李元吉從陳叔達手裏拽出了自己的衣袖,有些無奈的道。

陳叔達正色道:“臣知道您勇武過人,有萬夫不擋之勇。可箭矢和石彈不長眼,您真要是有了個什麽好歹,您讓臣怎麽跟聖人,怎麽跟李公他們交代?”

李元吉認真的道:“我自會給我父親和李公他們交代,你不必再勸了。”

陳叔達惱了,要開始毒舌了。

就在這個時候,宇文寶帶著麾下的將士出現在了城門樓子內,單膝跪地道:“臣等誓死守衛殿下,絕對不會讓殿下出現任何損傷。”

說著一行人就在城門樓子門口築起了一道人墻,牢牢的將城門樓子給堵嚴實了,不給任何箭矢飛進來的機會。

陳叔達見此,沒辦法再勸了,只能長長的嘆了一口氣,無力的坐回了屬於他的位置。

有宇文寶等人築起的人墻,突厥人的箭矢就再也沒有飛進過城門樓子,石彈倒是有幾枚落在了城門樓子上,但除了在城門樓子上砸出了幾個豁口外,並沒有造成其他損傷。

至少城門樓子內的人沒有受到一丁點的傷害。

城門樓子外倒是出現了不少的損傷。

劉弘基不需要吩咐,立馬就命人開始用投石機、床弩等大型的軍械發功。

雙方你來我往的鏖戰了足足一夜。

次日清晨的時候,李元吉原以為這種攻勢會停下,雙方會歇一歇,卻沒料到突厥人不等天明就組成了各種陣型,天剛剛放亮的時候就發起了新一輪的進攻。

大戰從一開始就再也沒有停下,雙方皆將兵馬分成的數股,采用了輪番上陣的方式,日夜不歇的在蕭關上鏖戰。

從第五日開始,雙方的戰損就快速的拉開了。

從最初的二比一的戰損,拉開到了四比一的戰損,並且還在一點一點的攀升。

一直到第六日的時候,雙方才各自罷手,停下了大戰。

劉弘基帶著人忙忙碌碌的去整頓起了兵馬,李元吉也安心的看起了從石州、葦澤關一線,以及鹽慶和銀綏傳來的各種消息。

至於靈州西的消息,沒什麽好關注的。

因為頡利派出去繞道靈州的兵馬,才進入涼州邊陲,就中了安興貴提前設下的埋伏,雙方鏖戰了足足兩日,突厥人在損失了兩萬多兵馬的情況下,不得不退回了靈州以北,放棄了繞道靈州去偷襲會州的想法。

所以眼下需要關注的就是蕭關、鹽慶、銀綏、石州等地的戰事。

鹽慶的戰況跟蕭關差不多,頡利只派遣了三萬多人馬去攻打鹽慶,跟慶州守將所率領的一萬多兵馬打的有來有回的,誰也奈何不了誰。

銀綏的戰況就有些糟糕,頡利足足派遣了六萬多兵馬去攻銀綏,在薛收和於志寧等人趕到銀綏的時候,剛好碰見了嵐石的突厥兵馬出現在銀綏,夥同銀綏的突厥大軍,共計八萬兵馬,一起攻打綏州的關口。

薛收在征集了綏州的青壯以後,帶著他們,夥同帶去的援兵,以及綏州的守軍一起跟突厥人展開了激烈的交戰。

在持續了一天一夜,在損失了足足九千多人以後,才勉強將突厥人擊退。

在此期間,突厥人曾經六次攻上綏州的關城。

李神符和殷開山到了綏州以後,第一時間就給蕭關奏疏,奏疏裏的內容只有一個,那就是求援。

在跟突厥人鏖戰了一天一夜,戰損了足足九千多人馬後,綏州的兵力銳減到了八千多人,八千多人可守不住綏州。

所以李神符和殷開山在重新給綏州布防之余,能做的就是向朝廷求援。

一同被送來還有薛收的奏疏,薛收在奏疏中稱,綏州的青壯在前隋,以及大唐立國以後,雖然應招參加過幾次戰事,但仍舊沒辦法跟成建制的兵馬媲美,甚至連各地在冊,且經常組織在一起操練的府兵都不如,不堪重用,只能用於搬運軍械和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