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唐突之戰(四十)(第2/2頁)

現在可不是逞英雄的時候,是真真正正的要跟突厥人面對面的廝殺,所以必須量力而行。

殷開山見懷州校校尉沒有問題了,其他的校尉也沒有問題,當即拍板道:“那就這麽定了,你們速速下去準備吧。

今夜入夜的時候,就放第一批突厥人進來。”

一眾校尉齊齊應允了一聲。

入夜時分。

一切都布置好了,左三校的兵馬在跟突厥人對戰的時候,假裝不敵,放了兩千一百多突厥人越過了城平口。

負責攻打城平口的突厥大酋康蘇蜜得到消息的時候,揪著他那曲卷的胡須朗聲大笑。

“哈哈哈,蘇尼失沙缽羅設和突利可汗沒攻破的綏州,被我攻破了,回頭在大可汗哪裏,一定能得到一筆豐厚的賞賜。

命令所有族人,全部壓上,由我親自領兵,一定要在綏州給我撕開一道更大的口子。”

康蘇蜜志得意滿的率領著三萬族人一口氣全湧到了城平口。

只是剛剛被撕開的城平口在他率大軍抵達的時候,又合上了,並且守在城平口的唐軍前所未有的頑強。

此前他猛攻城平口,還會讓城平口產生被攻破的跡象。

可再次合上的城平口,居然像是一個石頭一樣,任他派遣更多的兵力猛攻,也沒有被攻破的跡象。

一直廝殺到夜半的時候,城平口的口子再次被撕開了,只是剛湧進去不到三千人以後,口子又合上了。

長期在草原上狩獵所養成的警惕性,讓康蘇蜜察覺到了不對,可又說不上什麽不對。

所以只能率軍繼續猛攻。

一直從夜半殺到了天明。

天明的時候,城平口又破開了一道口子,這一次,康蘇蜜幾乎毫不猶豫的帶著族人一擁而上,全部沖向了那撕開的口子。

一口氣湧進去了足足六千多人。

殷開山麾下的左三校眼看就要頂不住了,還是殷開山親自領著親兵助陣,才重新合上了口子。

康蘇蜜在殺進城平谷以後才意識到自己中計了,也才意識到自己的後軍似乎沒跟上自己。

康蘇蜜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就帶著麾下的六千多人往回沖。

只是殷開山已經把他們放進來了,又豈會讓他們輕易離去。

在確認了突厥大酋就在六千多人當中的時候,殷開山立馬下令讓潛伏在城平谷外的慈州校和蒲州校趕到城平谷馳援。

一共九校的兵馬,在谷內跟康蘇蜜展開廝殺,一直廝殺到晌午,懷州校的校尉躍下了城平谷,陣斬了康蘇蜜以後,這場戰事才算結束。

此戰,大唐一共殲敵八千余人,俘虜三千余人。

綏州大戰,綏州境內的大唐將士氣勢一下子被推到了頂點。

尚在延州境內的蘇尼失在得到城平口,清澗渡,延川口皆損兵折將,並且損失的兵力還不少以後,立馬生出了退意,給頡利去信,希望能退回慶州。

頡利尚未拿到信,李元吉和李世民先拿到了綏州的戰報。

李世民裹著一身厚厚的熊皮大氅,站在中軍大帳門口,拿著一份文書,第一次由衷的誇贊起了一個人。

準確的說是此次出征以後,第一次發自肺腑的誇贊起了一個領兵的將校。

“這蘇定方,還真是深藏不露啊。以前我只當是他有點能耐,但也就跟叔寶、知節他們一樣,雖然能獨領前軍,但指揮不了大戰。

現在看來,他不輸世勣、柴紹他們。”

李世民眼中的贊賞根本就不掩飾。

他是一個好戰的人,也是一個非常喜歡收集各類武將的人,碰到了一個相當有能耐的武將,並且這個武將還打出了非常不錯的戰績,他毫不吝嗇他的贊賞。

即便是這個武將是李元吉的人,即便是這個武將不能唯他所用,他依然贊賞。

在這種事情上,他根本不分敵我。

如果突厥也有這一類的武將的話,他同樣也不會吝嗇他的贊賞。

李元吉端坐在中軍大帳內,揚起手裏的另一份戰報笑道:“你怎麽光贊賞蘇定方,不贊賞侯君集呢?

在我看來,侯君集此次的斬獲可不比蘇定方差!”

侯君集此次出征,就是奔著戰功來的,在白馬,由於遇到突厥人頑抗,再加上內賊出賣大唐,沒有多少斬獲。

所以在攻克白馬以後,領兵從華池水一路往上,趕往了懷安。

在趕到芳池的時候,還真讓他走了大運,遇到了頡利派往平川,準備繞到白馬川的奇兵。

雙方在芳池展開了一場長達四十裏地的奔襲作戰。

最終以他將突厥奇兵堵在平川和華池水交匯處全殲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