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公侯成眾,子男成群(第2/3頁)

大唐既然把這些地方拿回來了,那就的治理。

可這些地方被突厥人荼毒了多年,已經沒有多少人口了,所以得有人遷移過去,在當地落地生根,才能將其發展起來。

大唐才能派遣官員過去治理。

而背景淺薄的子爵和男爵,就是最佳的遷移對象。

將他們封在這些地方,他們就得派人去治理,一些從普通將士一躍淪為貴族的人,甚至可以將這些地方當成他們宗族紮根的地方去經營。

這樣一來,舉族都會遷過去。

這六州半地很快就會聚集起人氣。

在封賞完了所有人以後,慶功宴正式的開始。

歌姬、樂女們開始在太極殿正中縱情的歌舞,宮娥和宦官們開始頻繁的穿越在所有的官員當中,為官員斟酒布菜。

這是一個難得的讓宮娥們走出皇宮的機會,所以宮娥們拼命的給新晉的爵爺們拋媚眼。

一些宮娥借著斟酒的時候,都快趴到新晉的一些爵爺懷裏了。

一些見過世面的還能把持得住,一些沒見過世面的已經被折騰的面紅耳赤了。

李淵對此毫不在意,甚至還鼓勵那些沒見過世面的新晉子、男可以大膽一些。

這些在太極殿內伺候的宮娥,本來就是他命人挑選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她們伺候好為大唐奮勇廝殺的功臣,也是為了讓這些功臣們將她們帶回家。

所以,等慶功宴散場以後,所有人都能將伺候他們的宮娥帶走。

瞧著李德良肝都快咳出來了,還把腦袋往人家宮娥懷裏塞,一副缺母愛的樣子,李元吉一臉的鄙夷。

李元吉的心已經飛回武德殿了,飛回那三個剛剛出生的小不點身上了。

只是他剛剛被當中宣告了成為了大唐的實際掌權者,在慶功宴還沒散場的情況下,根本沒辦法離席。

所以只能強壓著心頭的悸動,硬著頭皮繼續坐著。

“元吉啊,聽說你對為父給煜兒起的名字很不滿,是不是準備讓為父收回成命啊?”

李淵在袒胸露乳的喝了兩壺酒以後,微醺著開始發難了,說話聽著很含糊,可是聲音很大,大殿裏好多人都聽見了。

一瞬間,有無數人豎起了耳朵。

看似一句很尋常的疑問,裏面蘊含的意義卻十分非凡。

如果李元吉說是,那就說明李元吉在徹底掌權以後,將不會在讓李淵對大唐的一切指手劃腳了。

如果李元吉說不是,那就說明李元吉在掌權以後還會敬著李淵,偶爾還會聽從李淵的命令行事。

如何回答,將直接決定李元吉以後能不能穩穩的握住大唐的權柄。

李元吉心裏有罵娘的沖動,但竇皇後已經死了多年了,不好罵,所以只能無奈的道:“父親說笑了,兒臣只是覺得煜這個字不詳,希望父親斟酌一二,並沒有讓父親收回成命的意思。”

李淵故作迷離的含糊道:“哦,怎麽不詳了?煜可是寓意著大日照耀萬千的意思,怎麽就不詳了,你倒是說說。”

李元吉瞥著李淵無奈的道:“大日橫空而立,照耀大千,自然是很美好的寓意,只是在旁邊再加一把火的話,就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了,而且還顯得有些過猶不及,所以兒臣才希望父親再斟酌斟酌。”

牽扯到了吉利不吉利的東西,李淵就不好自己評判了,所以李淵毫不猶豫的問起了傅奕,“太史令,你說說,煜這個字是不是有過猶不及的寓意?”

傅奕剛想照著李淵的心思說,李元吉幽幽的補充了一句,“我曾聽人說,佛門似有大日如來一說,不知道傅愛卿有沒有聽說過?”

傅奕一聽這個,立馬就精神了。

煜這個字代表著太陽照大千。

佛門的大日如來也有光明遍照之名。

那煜這個字確實不是好字。

畢竟,跟佛門牽扯上關系的東西都不是好東西,煜字能跟佛門的大日如來扯上關系,那一定不吉利,必須換。

作為一個資深的滅佛鬥士,必須支持李元吉的言論。

傅奕當即義正言辭的道:“回聖人,雍王殿下所言確實有理,還望聖人再斟酌一二。”

李淵一下子就翻起了白眼,對於兒子說服傅奕改口的小心思,他看的清清楚楚。

李淵盯著傅奕刁難道:“那你說說,朕已經冊立了煜兒為王,並且已經明發天下了,如何斟酌?”

傅奕能混到太史令的位置上,並且穩居在這個位置上多年,又豈會被李淵這點小問題刁難住,當即拱手道:“回聖人,皇孫們皆以承字為宗,只需要加一個承字即可。”

給孫子們的名字中間加承字,是李淵定下的。

這倒不是論字排輩定下的字,而是李淵的嫡長孫叫李承乾,名字中間有個承字,定下了調子,所以其他的皇孫名字中間也多加了一個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