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設立武學(第2/2頁)

我回頭會在長安、洛陽、棣州、揚州等各個漕運的沿線設立碼頭,分派數批船只,以官船的名義幫商賈們運送貨物,商賈們只需要付出一定的運費即可。”

不等李綱再次開口發問,李元吉繼續道:“李公放心,運費我會命民部和統管漕運的人一起協商的,針對不同的貨物,給出不同的運費的,絕對不會讓它變成搜刮民脂民膏的惡政。”

大致就是運送糧食等一系列對大唐,對大唐的各個地方都有好處的貨物的時候,價錢可以適當的少一些,甚至免收。

運送絲綢、珠寶玉石、金貴的藥材、上等皮毛的時候,可以多收一些,甚至收重稅。

反正,這些東西都會流落到貧寒的百姓手裏,最終還是會賣給世家豪門,或者有門第的有錢人,從他們身上撈錢,絕對不虧心。

有句話不是說了嘛,奢侈品薅羊毛的時候,永遠也薅不到窮人身上,因為窮人根本接觸不到奢侈品。

“既是如此,那臣沒什麽可說的了。”

李綱得知李元吉沒有趁機禍禍百姓,堵住百姓生路的時候,便重新坐定,不再言語了。

李元吉道:“那這件事就這麽定了。除了這件事以外,我還準備在各道設立武學,讓各道隊正,及隊正以上的將士到裏面學習。”

太極殿內的文武百官們聽到這話,一片嘩然。

這,這,這也沒有先例啊。

這麽搞有點掘將門世家根基的意思。

這一眾武臣沒能答應。

一瞬間,文臣們齊齊看起了武臣的笑話。

剛才是武臣看他們笑話,現在終於輪到他們看武臣們的笑話了,一個個幸災樂禍的樣子,根本掩飾不住。

李神通臉色微微一變,看向李元吉道:“不知道雍王設立武學的目的是什麽?”

李元吉嘆了一口氣道:“目的當然是為了讓軍中那些目不識丁的將校們識字啊。”

說到此處,李元吉看著李神通、蘇定方、羅士信、謝叔方等人,長籲短嘆的道:“你們在領兵作戰的過程中,難道就沒遇到過手底下的將校不識字,弄不清楚你們傳達的命令,以至於貽誤戰機,最終導致戰事功敗垂成嗎?”

李神通一下子不說話了。

蘇定方、羅士信、謝叔方等人一臉的遲疑。

這種事情,他們還真遇到過,而且遇到的不少。

就拿此前的唐突之戰來說吧,蘇定方在去追擊頡利的過程中,有幾次差點咬住了頡利的尾巴,其中最成功的一次,就是因為手底下的一個隊正不識字,沒弄明白他的命令,以至於沒堵好缺口,讓頡利跑掉了。

如果那個隊正識字的話,能弄明白他的命令的話,那就不會發生這種事。

這會兒說不定頡利已經被抓住了,正在給突利作伴呢。

這種事情一直以來,都是軍中的一個弊端。

只是兵法謀略,以及領兵的要領,還有諸般的武學,幾乎都是將門世家世代傳承的東西,不可能輕易的傳給外人。

所以即便是知道軍中有這個弊端,也知道怎麽解決,但還是沒有人站出來解決。

因為沒有人願意將他們賴以生存的東西傳給外人,更沒人願意教出一大群人來搶他們的飯碗。

更重要的是,一個穩定的王朝,也不需要太多能領兵打仗的將帥之才。

人的欲望往往比能力還要高。

當一個人的能力遠遠高過普通人的時候,他就不想再心甘情願的做一個普通人了。

在欲望的驅使下,他會要的更多。

所以當很多人學會了領兵打仗的本領以後,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著去一展所長,建功立業。

當一個王朝穩定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為一個王朝禍亂的根源。

所以歷朝歷代以來,除了將門世家在謹守著兵法要義以外,掌權者也在刻意的避免兵法要義四處傳播。

所以對於李元吉要在各道設立武學的事情,李神通等人都知道其中的好處,但不能理解,也不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