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指點蘇定方(第2/2頁)

蘇定方說著話的時候,一臉的難以置信。

然後臉上分別閃過了不屑,以及鄙夷。

不是他看不起倭人和高句麗人,而是大唐所有人都看不起倭人和高句麗人。

在大唐所有人眼裏,倭國也好,高句麗也好,沒什麽值得大唐學習的。

在大唐所有人眼裏,倭國也好,高句麗也罷,只有學習大唐的份兒,沒有大唐學習他們的份兒。

畢竟,你不能指望一個在各個方面都做爺爺的人,去跟在各個方面做孫子的人學東西。

那樣的話,太丟人了。

而驕傲的大唐,丟不起這個人。

“你不要小瞧了倭人和高句麗人,在其他各個方面,我們是比他們強了不止一星半點,但是在造船,以及在海上航行這方面,我們還是差了人家一線。

其他人沒見過海上的風浪,不知道在海上行船有多困難,所以在這方面看不起倭人,看不起高句麗人,我能理解。

可是你是見過海上的風浪的,也在海上行過船,你應該知道這其中有多少困難。

倭人能駕駛著海船,越過重重大海,來我們大唐朝貢,就足以說明倭人在造船和行船方面的造詣不低。

高句麗人能駕駛著海船,從海外出現在林邑,甚至我大唐臨海的各個地方,就足以說明高句麗人在這方面的造詣也不低。

你手底下的船只,雖然能從棣州趕往交州,但中間還是要在揚州停一下,做一些補充。

但讓你們去倭國,甚至從高句麗不停歇的趕往林邑的話,你們恐怕做不到吧?”

蘇定方張了張嘴,很想辯解兩句,但最後還是陷入了沉默。

如果說不及損耗,不在乎傷亡的話,那他倒是可以一試。

但要是計較起損耗,或者傷亡的話,那他不得不承認,他得看運氣,他得做好全軍覆沒的準備。

李元吉語重心長的道:“我們可以看不起高句麗人,也可以看不起倭人,但是我們在某些方面不如人的時候,我們就得放下傲氣,去研究人家的東西,然後盡可能的去超越人家的東西。

昔日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時候,如果懷的你這種看不起人,也不願意跟人家學習的心思,那你覺得趙國會強大嗎?

而今我們雖然已經不用著胡服了,但依舊沿用著趙武靈王推行的騎射,你能說這是從胡人身上學來的,就棄用嗎?”

蘇定方一下子被問的啞口無言。

別的不說,就說騎射這方面。

真要是讓大唐放棄騎射的話,那大唐兵馬的戰鬥力能折損一半,甚至更多。

這是在自廢武功,大唐根本不可能這麽做。

誰要是那騎射是從胡人身上學來的,漢人不屑用說事,能被人當成國賊,當場打死。

所以李元吉的話雖然不悅耳,但蘇定方不得不承認這些話都是對的。

“你也不要有那麽大的心理負擔,在這種事上,你應該多想想,我們不學好他們所擅長的東西,如何能擊敗他們,征服他們?”

李元吉怕蘇定方鉆牛角尖,盡可能的開導起了蘇定方。

蘇定方聽到這話,一下子就靈性了。

如果學別人的東西,是為了擊敗別人,征服別人的話,那麽可以學,必須學。

丟不丟面子的,傷不傷自尊心的,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只要能擊敗別人,征服別人,那麽丟再多面子,傷再多自尊心,也能找不回來。

畢竟,讓你丟面子,傷自尊的人,都被你滅了,還被你碾成渣了。

那就沒人知道你丟過面子,傷過自尊。

那不就等於沒丟過面子,傷過自尊嗎?

“殿下會征討高句麗、倭國、林邑?”

作為一個將軍,尤其是一個名將,對戰爭的癡迷程度,遠超所有。

蘇定方一下子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戰爭上面了。

李元吉瞥了蘇定方一眼,沒好氣的道:“你不幫我操練好水軍,不幫我準備好大船,我別說是征討高句麗、倭國、林邑了,能在海池裏面伸開手腳都困難。

我可不想像是我那位表叔一樣,傻乎乎的帶著大軍從地面上壓過去,然後被人家打的大敗而歸。

我要是出兵,一定會從地面上,海上,兩面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