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厥反常的原因(第2/2頁)

可如今不一樣了,突厥在慶州大敗,控弦之士被我們殺死、俘虜了十數萬之巨,突厥的實力大減,已經沒辦法憑借一己之力跟我大唐抗衡了。

這種情況下,吐谷渾再湊上去,頡利即便是再不願意,也不得不跟吐谷渾達成合作,以應對我大唐的反撲。”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點著頭道:“也就是說,吐谷渾一直想跟突厥合作,想借著突厥的力量來防備我大唐,甚至侵入我大唐,可他們又不敢冒然的去找突厥,生怕突厥出爾反爾,又或者拿他們充任死士,消磨他們的力量,最後吞並他們。

所以他們想借著義成為橋梁,讓義成從中調和,避免突厥出爾反爾,避免突厥拿他們充任死士,甚至吞並他們的風險?”

李綱緩緩的點了點頭。

可李元吉覺得這件事並沒有這麽簡單,但一時半刻又猜不到這裏面還有其他什麽貓膩,所以就沒有再說這個話題,而是沉吟著道:“那你覺得我們該怎樣應對?”

李綱撫摸著胡須的手一頓,樂呵呵的笑了起來,“還能怎麽應對,不答應他們就是咯。”

李綱指的是,不答應跟頡利交易,不將義成還給突厥。

這個辦法看似粗暴,但卻是目前為止應對吐谷渾和突厥結盟最好的方法。

沒有了義成從中調和,不管吐谷渾和突厥結盟懷著怎樣的目的,都不可能達成。

“那就這麽著了吧。不過,吐谷渾和突厥已經結盟,很有可能會聯手侵犯我大唐,不可不防。”

“……”

李綱沉吟了一會兒,擡起頭道:“那就讓劉弘基防著點,然後再調李靖去涼州坐鎮?”

劉弘基在此前的唐突大戰結束以後,一直坐鎮在蕭關外的長城上,提醒劉弘基防著點,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不能起到全部的作用。

因為突厥想要南下的話,不僅可以從劉弘基坐鎮的長城一端南下,也能從李神符坐鎮的長城一端南下。

真要論起來的話,李神符坐鎮的長城一端的風險反而比劉弘基坐鎮的要高。

因為李神符坐鎮的長城一端,不僅有突厥,還有梁師都部。

而梁師都在此前的多次唐突大戰中,一直充任著突厥先鋒的角色。

所以突厥再次南下的話,一定會繼續讓梁師都充任先鋒,李神符所坐鎮的地方危險性更大。

所以在提醒劉弘基的同時,也該提醒李神符,而且還得給李神符派遣一位強有力的助手。

“我們可不能只提醒劉弘基,不提醒我王叔啊。相較起來,突厥再次南下的話,從我王叔那裏下來的可能性更大。”

李元吉感慨著說。

李綱略微愣了一下,點點頭附和道:“殿下說的在理,是臣疏忽了……”

李元吉繼續道:“此外,讓李靖去涼州坐鎮也不太合適……”

雖然李靖在俘獲了義成、蕭皇後,以及尋回了傳國玉璽後,在大唐的地位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了,但不能因為涼州需要,就把這麽一位將帥之才派去涼州幹中庸之才幹的活。

在大唐,只有能力並不出眾,且年邁老城的武將才適合去鎮守。

能力出眾的,並且還很年輕的,一個個都非常有進攻性,讓他們去屠城滅國才是最好的安排,讓他們去鎮守,去做冷板凳,只會消磨他們的銳氣,也有浪費人才的嫌疑。

“額?!”

李綱又愣了一下,遲疑著道:“那您準備讓誰去?”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道:“就黃君漢吧!”

黃君漢在史書上的名氣雖然不大,在演義裏也沒有多少筆墨,但是在現實中,能力還是非常出眾的。

不然也不會在跟隨李世民征戰的過程中,屢屢充任行軍總管的角色。

要知道,李世民麾下可是人才濟濟,跟他競爭行軍總管的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大人物。

他能壓得住這些大人物,穩穩的坐在行軍總管的位置上,足可見他的能力有多強。

也就是他上了年紀,銳氣已經沒有那麽逼人了,進攻性也沒有那麽強了。

不然的話,去坐鎮涼州這種活,就不應該派他去。

因為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這也就是在唐初,傑出的文臣武將多如牛毛,偶爾將一位大才小用一下,也沒什麽。

這要是到了唐中,或者是唐末,像是黃君漢這種大才,是會被供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