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做學問是有門檻的(第3/3頁)

有人就問了,教授學問的時候怎麽可能產生沖突呢?

那就得好好的了解了解大唐的知識產權了。

在大唐,有很多知識是人家世家豪門的不傳之秘,很多在當地學習,並且學有所成的學子,或多或少都登門求教過。

他們在成為了蒙學的先生以後,會下意識的宣講人家的學問,然後就講出事了。

人家世家豪門不答應了,就開始鬧了,開始找事了。

比如,瑯琊有位蒙學的先生在教授蒙童們寫字的時候,下意識的傳授的蒙童們王氏的筆法,被王氏知道了,就不答應了,就鬧上門了。

事情密報到朝廷的時候,還在鬧。

有人可能會覺得,臨摹王氏書法的人在大唐有很多,為什麽王氏不找其他人去鬧呢?

這就是階級的問題。

在大唐,有門第的人學習人家的學問,會獲得極大的寬容,沒門第的人學習人家的學問,會被人以竊學為名,喊打喊殺的。

看似可以隨便印刷,隨便宣講、隨便學習的各種學問,其實是有門檻的。

要越過這種門檻,只有兩種方式,要麽你是門檻裏的人,要麽你得重金求取,並且保證絕不外傳。

而這兩點,沒有一點是貧寒百姓能夠滿足的。

這也是世家豪門把持學問,讓自己一直處在智者位置上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