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風波再起(第2/2頁)

先是查到了賊人藏身的地方,然後又通過各種刑罰在莊子內逼問出了賊人的去向,最後在一處山坳裏抓到了領頭的賊人。

領頭的賊人也有些身份,被人一眼就認出了身份。

剩下的就沒必要再查了。

因為當領頭的賊人的身份被認出來以後,這樁案子就已經結案了。

因為當人們得知了領頭的賊人的身份以後,自然而然的就知道了賊人為什麽要這麽做。

太極殿上。

李神通一臉滄桑的咆哮,“鄭氏私藏甲胄,又私自動用死士刺殺臣子,這與謀反何異?臣懇請殿下下令,以謀反罪將鄭氏抄家滅族。”

屈突通咳嗽著,面無血色的站起身附和道:“臣附議!”

秦瓊也在同僚的攙扶下站起身表示附議。

其他支持李神通、屈突通、秦瓊的武勛也紛紛站起身表示附議。

就連文臣們當中也有人站出來表示附議。

唯有文臣中的老臣,以及一幫子世家豪門的代言人,齊齊的皺著眉頭不說話。

私藏甲胄,派遣死士襲擊一位國侯的莊子,並且亂殺一氣,代表著什麽,鄭氏不可能不知道。

鄭氏又沒被逼到絕境上,不可能孤注一擲的去幹這種蠢事。

所以他們覺得這件事很有可能有貓膩。

但抓到的賊人的首領確實是鄭氏之人,在沒被逐出鄭氏之前,在鄭氏的地位還不低,雖然如今已經被逐出鄭氏了,可他被待到以後,在受過了重刑以後,交代出是鄭氏之主吩咐他這麽做的。

這算是人證,搜出來的那些甲胄是物證。

人證物證聚在,即便是他們想幫鄭氏推脫也不好推脫。

“殿下,您還在等什麽?為何不下令幫臣等討回一個公道?難道近些日子長安城裏的傳聞是真的,您真的想借刀殺人,想趁機鏟除我們這些在東宮和秦王府待過的舊臣?

如果是這樣的話,您只管開口就是了,臣等皆會自裁於此,不用那麽麻煩。”

屈突通見李元吉遲遲不肯下決斷,聲音沉重的含著。

這話很重,非常重。

一旦被證明是真的,所引起的後果也非常大。

畢竟,在李元吉掌權之前,東宮和秦王府可是分掌著大唐所有的權柄,所以大唐絕大多數官員跟東宮和秦王府都有關系。

如果李元吉想秋後算賬的話,那麽大唐絕大多數官員都在被清算之列。

大唐如今雖說已經穩定了,但大面積清算官員的話,肯定會引起內亂,而且這個內亂的規模還不會太小。

畢竟,大唐到現在為止,立國也不過數載而已,絕大多數官員對大唐都談不上什麽忠誠,真要是有刀斧加身之禍,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造反。

所以屈突通這話的分量有多重,可想而知。

李綱第一時間站出來喝斥屈突通,“屈突通,你也是老臣了,怎麽能聽信長安城內的那些謠言呢?殿下既然饒恕了爾等,又對爾等加以重用,那就說明殿下絕對沒有秋後算賬的意思。

你不能為了一己之私,就誣蔑殿下!”

裴矩緩緩站起來,點著頭道:“不錯,屈突通,我念你年事已高,且容你放肆一次,若你再敢胡說八道,挑撥殿下和群臣之間的關系,就別怪我讓人將你轟出殿去!”

裴矩當殿中侍禦史當慣了,不自覺的就帶入到了殿中侍禦史的職權當中,一開口就要行駛殿中侍禦史的特權。

屈突通絲毫沒有被李綱和裴矩的話給嚇到,瞪起了眼睛喊道:“我為大唐出生入死多年,如今子侄被人所傷,難道我就不能為他討一個公道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以後其他同僚家裏的子侄,也遭了人暗殺,是不是也要這般?”

李綱皺起眉頭道:“我們沒說你不能為你的子侄討回公道,我們只是覺得這件事恐怕沒有表面上那麽簡單,需要從長計議。

你不能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在這裏誹謗殿下。”

屈突通仰起了脖子,悲憤的喊道:“人證物證俱在,你跟我說這件事沒有表面上那麽簡單,需要從長計議,你當我是傻子嗎?”

李綱張了張嘴,剛想說話,就見李神通冷哼著道:“難道李公要說人證物證也可以偽造不成?我記得李公和鄭氏沒什麽交情,怎麽如此賣力的幫鄭氏說話,難道是收了鄭氏的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