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小肚子大?(第2/3頁)

李世勣讓人給駐軍城的臨時守軍配備最好的裝備,擺明是給蘇尼失看的,然後誘惑蘇尼失向大唐采買。

如果大唐答應了這筆‘交易’,那麽這些裝備倒是能落到蘇尼失手上,但最後給誰用,有九成九是李世勣說了算。

畢竟,大唐將士那繁瑣的裝備,怎麽配備,怎麽使用,怎麽最大可能的發揮出其作用,蘇尼失遠沒有李世勣懂。

所以那些裝備怎麽用,最後肯定是由李世勣說了算。

李世勣要用它們做什麽,現在雖然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會幹好事。

如果是幹好事的話,李世勣也不會繞了那麽大一個圈子從大唐搞裝備。

至於蘇尼失跟頡利之間的戰事,李世勣沒有直接插手,而是讓李神符先上去練手了。

反正橫豎死的都不是自己人,又不會心疼,所以沒必要珍惜。

練練手也沒什麽關系。

李神符的能力雖然不如李世勣,但對陣突厥的經驗卻很豐富,在成了蘇尼失的戰術顧問以後,雖然沒有幫蘇尼失打什麽大勝仗,但勉強幫蘇尼失維持住了現在的局勢。

如今,蘇尼失終於不用被頡利逼的節節敗退了,開始站穩了腳跟,開始跟頡利打的有來有回了。

目前雙方在黃河和金河交界處的金河泊鏖戰,打的是難舍難分的。

據說金河上時不時有浮屍飄過,在金河泊內匯集了一圈。

李世勣明顯是看李神符能應付得了,所以才安安心心的開始搞起了事情。

李元吉執筆,在蘇尼失送來的國書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可字,吩咐謁者送去了三省。

這種關乎到重要軍備交易的買賣,必須送給三省,由三省審核,然後才能轉交禮部,由禮部給回話,等到一切商量妥當以後,才會由兵部和工部去辦。

所以這種事情是不好聖心獨裁的。

在將蘇尼失遞交的國書送出去以後,李元吉又翻開了蘇定方秘密送上來的密信。

在經過了長達一年多的交涉以後,蘇定方終於說服了梁洛仁,讓梁洛仁倒向了大唐,跟梁洛仁一起倒戈的,還有十七位梁國的重臣。

這些人都看出了梁國已經日薄西山了,遲早會被梁師都作沒了的,所以提早給自己找起了下家。

而比較靠譜的下家,就只有大唐這麽一家。

所以他們選擇一起倒向了大唐。

他們這麽做也是為了給自己在大唐爭取更多的福利。

依照蘇定方在密信中所說,他們要四個公、七個侯、六個伯,胃口相當大。

其中大部分人都想在倒向大唐以後,還保留他們在梁國的官爵。

純純的是獅子大開口。

侯君集從大唐立國起就開始跟著李世民混,到現在也才混了個侯;崔民幹勉強算是半個李淵的元從,還是頂級世家豪門崔氏的家主,也才混了個郡公;杜伏威那麽大的一個異姓王,向大唐獻上了一大片疆域,如今也才是個公;突利一個突厥的小可汗,曾經還是他們的主子,也才封了個侯。

他們一群小癟三就想要四個公、七個侯、六個伯,純粹是在想屁吃。

別說大唐現在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了,就算是大唐沒占優勢,李元吉也不可能答應他們這麽荒唐的要求。

李元吉不做任何思量,提起筆就開始給蘇定方回信。

梁洛仁可受侯爵,國侯還是縣侯,視隨後對大唐的功績而定。

余者皆以伯子授之,官爵最高拜從五品下。

若應,即刻拜官授爵,若不應,假意應之,待收復梁國之日,除梁洛仁外,一並坑殺之……

寫好了回信,李元吉立馬命人給蘇定方送去。

至於先騙人家歸降,然後再坑殺人家,地不地道,李元吉根本不在乎。

這種事李淵都已經做到唯手熟耳了,他偶爾做一次,又有什麽關系呢?

只要將手尾處理幹凈,誰又會知道他做過這種事呢?

“父親父親,阿姊又被留堂了!”

在所有的文書、密信、奏疏,處理的差不多的時候,李承業咋咋呼呼的闖進了殿內。

自從挨了一頓毒打以後,他再也不敢叫四伯父了,父親父親的叫的可甜了。

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這臭小子挨了打以後,非但沒有跟李元吉疏遠,反而跟李元吉親近起來了。

李元吉都搞不懂這臭小子是個什麽脾性。

“是一個留堂了,還是兩個都留堂了?”

李元吉一邊收拾著案幾上的文書、奏疏、密信,一邊隨口問道。

李承業臉上充滿了告狀的喜悅,興高采烈的道:“兩個都被留堂了!”

“漬漬漬……”

李元吉漬了幾聲,沒說話。

這已經不是李絮和李令第一次被蕭氏留堂了,沒什麽好驚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