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阿史那社爾(第2/2頁)

但凡是官職是什麽什麽設的,不是突厥可汗的兒子、孫子,就是突厥可汗的兄弟。

有點類似於大唐的王,但卻沒有親王和君王之分。

像是頡利的兒子欲谷,在突厥就被稱之為欲谷設。

設在突厥有資格建牙帳,類似於大唐的開府建衙,而且還是親王一級的府衙,不僅對所屬的地方擁有絕對的統治權,還能在突厥可汗駕崩,突厥群龍無首的時候自立為汗王,或者角逐汗王的位置。

阿史那思摩在啟民可汗逃亡前隋的時候,就是這麽被推舉上去的。

而這位阿史那社爾就是突厥處羅可汗的兒子。

他和阿史那思摩一樣,都比較喜歡大唐,但他跟阿史那思摩又不一樣,他的心在突厥。

歷史上他曾追隨於頡利麾下,在薛延陀和回紇兩部背叛了突厥,逃亡西突厥的時候,他曾率軍征討,但被薛延陀擊敗,被迫往西奔走,投靠了浮圖城。

突厥被李靖所滅的時候,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也隨之駕崩,他借著西突厥咄陸可汗兄弟爭位內亂的時候,再次發兵征討西突厥,先後攻占了西突厥近半數的疆域,自立為都布可汗。

後因西突厥咥利失可汗勝出,坐穩了西突厥可汗之位,將其擊退,又重新收復了西突厥的疆域,他被迫敗走高昌國。

歷史上在貞觀九年的時候,他因為畏懼西突厥,最終不得不率部歸順了大唐,成為了大唐的蕃將。

李世民對此十分高興,還將衡陽嫁給了他,將他變成了妹夫。

只不過他現在還沒有經歷這麽多,甚至都不在頡利麾下混了,反而跑到了蘇尼失的麾下。

說起來在頡利和蘇尼失之間,他應該更親近頡利才對。

畢竟,頡利是他的親叔叔,而蘇尼失是他的叔祖。

為何他會背叛頡利,跑到蘇尼失手底下混呢?!

突厥可不講究什麽輩分。

“你就是阿史那社爾?已故的處羅可汗之子?”

李元吉好奇的打量著阿史那社爾詢問。

這又是一位能被大唐招攬,能為大唐賣命,甚至還能為大唐皇帝殉葬的蕃將。

李元吉原以為要見到他,也得等到擊潰頡利,或者俘獲頡利以後,沒想到現在就見到了。

阿史那社爾鄭重的點頭道:“我正是父罕之子。”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又好奇的問,“你不是一直在頡利麾下做事嗎?怎麽會跑到蘇尼失麾下去?”

頡利可是你父親的兄弟,蘇尼失是你祖父的兄弟,論親疏遠近,肯定是頡利跟你更親啊。

李元吉在心中腹誹,並沒有將這話說出口。

阿史那社爾面色沉重的道:“我一直希望我突厥能和大唐和平相處,而我叔父不願意跟大唐和平相處,甚至多次發兵進攻大唐,我叔祖願意跟大唐和平相處,大唐也向我叔祖展示出了善意,我自然更願意為我叔祖效力。”

這話聽著有那麽一絲絲單純,完全不像是一個國家的王子能說出來的。

畢竟,任何一個有點智慧的皇子或者王子,都不可能天真的以為國與國之間可以和平相處。

可他偏偏說出了這話,這也符合他的性格。

歷史上的阿史那社爾就是這麽一個人,能征善戰,卻又愛好和平。

聽著很矛盾,可依照史料記載,就是這樣的。

歷史上頡利在進犯大唐的時候,他就曾多次勸誡,可惜沒起任何效果。

也因為如此,他在頡利征討大唐期間,並沒有參與過突厥和大唐的任何戰事。

一直到薛延陀和回紇背叛了突厥,頡利派欲谷去征討,欲谷兵敗了以後,他才率軍出征。

往後七八年,他都一直奔波在跟薛延陀、西突厥作對的路上。

一直到西突厥的新任可汗坐穩了大位以後,他被逼無奈,才歸順了大唐。

所以從他的履歷看,他確實是一個能征善戰,但又愛好和平的人。

而他愛好的這個和平,是突厥和大唐之間的。

在突厥內部,尤其是跟西突厥,他就沒有那麽愛好和平了。

李元吉猜測,他的性子之所以會變成這樣,之所以會親近大唐,可能跟義成有關。

畢竟,義成不僅是他祖母,也是他母親,他小時候肯定在義成身邊待過,受到義成一定的影響也在情理之中。

“原來如此……”

李元吉恍然的點點頭。

阿史那社爾接著自己的話茬,有些悲憤的道:“可我突厥對大唐有善意,願意跟大唐和平相處,大唐卻不願意繼續向我突厥保持善意,跟我突厥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