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以夷制夷非良策(第2/3頁)

阿史那社爾目光灼灼的盯著李元吉,一字一句的道:“你知道的,這根本就不可能。”

徹底的臣服和俯低做小,做藩屬,完全是兩個概念。

徹底的臣服,就是說突厥徹底的倒向了大唐,以後就沒突厥這個勢力了,只有大唐的突厥部,亦或者大唐的附糜州。

俯低做小,則是向大唐俯首稱臣,但突厥還是那個突厥,只不過是承認了大唐宗主國的地位,向大唐上貢罷了。

前者是徹徹底底的變成大唐的臣子,隨大唐捏扁搓圓。

後者看似也是大唐的臣子,可實際上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大唐要捏扁搓圓,還得人家答應才行。

突厥如今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李靖也沒有讓突厥人見識到什麽叫做雷霆掃穴,什麽叫做絕望。

所以在阿史那社爾,乃至很多人眼裏,突厥還能掙紮。

李元吉樂呵呵的笑道:“也就是說,沒得談了?”

阿史那社爾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咬咬牙道:“你要是不獅子大開口的話,我們還能談……”

李元吉笑道:“可我不想談了,難道你還能做我的主不成?”

說完這話,也不等阿史那社爾再次搭話,就直接吩咐趙成雍道:“送社爾王子下去。”

“雍王殿下?!”

阿史那社爾急了,還要說點什麽。

趙成雍卻擋在了他的胸前,硬生生的將其逼退。

阿史那社爾不甘心,仰著脖子,扯著嗓子呐喊。

“雍王殿下,我突厥不可能徹底的臣服於你,但我可以。我願意率部歸降大唐,只求你給突厥的臣民一條活路。”

李元吉對此充耳不聞,回到了馬車內以後,就讓駕車的馬夫趕著馬車繼續趕路。

李世民一直坐在車裏,耳聽著阿史那社爾的呐喊,忍不住感慨道:“他也算是一位難得的忠義之士……”

李世民看人還是很準的。

阿史那社爾確實算得上是忠義之士。

他在突厥生死存亡之際,能不斷的為突厥奔走,能為突厥獻出自己,以及自己的部族,確實難得。

這在唐人看來,或許是尋常操作。

可他是個突厥人。

在他的叔父、叔祖為了自己的私利爭鬥不休的時候,他是唯一一個還惦記著突厥這個國家的,也是唯一一個願意為突厥這個國家獻上一切的人。

有他的叔父和叔祖做比較,有阿史那思摩那個上趕著要倒向大唐的人做陪襯,他所作的一切就顯得更珍貴。

“所以呢?”

李元吉淡淡的笑著問。

他知道李世民還有後話。

李世民繼續感慨道:“若是能收為己用,必定會成為我大唐的一大助力。”

李元吉點點頭。

確實如此。

阿史那社爾確實適合被收為己用,依照歷史上看,他不僅能成為大唐的一大助力,還能成為大唐掌權者的忠犬。

而且還是那種忠貞不二,願意將性命交出來的忠犬。

只不過,他現在擋著大唐的路,如果他執迷不悟,非要跟大唐作對的話,那麽即便他在歷史上是大唐的忠犬,也必殺之。

大唐還沒賦予到拿一片疆域去換一個忠犬的地步。

“然後呢?”

李元吉笑問。

李世民意味深長的道:“現在正是施恩的好時機。”

李元吉呵呵的笑出了聲。

李世民說的不錯,現在確實是向阿史那社爾施恩的好時機。

阿史那社爾現在求著大唐,只要大唐稍微向他釋放一點善意,就能收復其心。

只是阿史那社爾雖然已經認清了現實,但擺明了不想放棄,在他沒有徹底絕望之前,給他施恩,就意味著要放棄突厥大片的疆域。

為了一個他,放棄突厥大片的疆域,明顯劃不來。

別說是他了,就算是李靖、李世勣、蘇定方等人也不行。

疆域這種東西,打下來了就得占住、守住,還回去算怎麽回事?

還不如不打呢。

咱姓李,即將光芒萬丈的李,而不是姓司馬,還幹不出那種將將士們辛辛苦苦用命拼回來的疆域還回去的事。

一寸山河一寸血,用血肉澆灌出的疆域,一寸都不能丟!

“二哥是想讓我在擊敗了頡利以後,扶持他做突厥可汗,讓他為我大唐牧馬放羊?”

李元吉盯著李世民笑問。

李世民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說出向阿史那社爾施恩的話,就是因為他想到了扶持阿史那社爾上位,讓阿史那社爾幫大唐經略突厥。

歷史上他就是這麽幹的。

在大唐征服了突厥以後,扶持起了幾個親近大唐的突厥皇族,幫大唐經略突厥。

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帝在經略草原的時候,也是這麽幹的。

都是將草原還給了草原人,扶持了草原人幫中原經略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