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營州有變(第2/2頁)

明明是各方勢力中實力最小的一個,但大賀氏聯盟卻守住了自己的疆域,並且還打了幾場勝仗。

一直幫著踏實力部對付大賀氏聯盟的龐玉,在率領幽州兵馬,以及踏實力部的兵馬將大賀氏聯盟的兵馬趕進大山的時候,遭到了埋伏,麾下的大軍損失過半,龐玉本人也受了重傷。

而大賀氏聯盟借著這個機會,展開了猛烈的反撲,不僅奪回了被踏實力部占據的疆域,甚至一度殺進了營州。

本該跟龐玉互為犄角的李大亮和突地稽也因此倒了大黴,吃了好幾場敗仗,目前只能將兵力收縮在營州、薊州等幾個重要的城池內,並且向朝廷求援。

而求援文書就是李大亮寫的。

李大亮在文書中絕口不提龐玉的過錯,只是大致的將遼東的局勢講了一遍,並且請求朝廷增派援兵。

李元吉在看完了李大亮的文書以後,微微皺起了眉頭。

龐玉一員老將,吃了敗仗,情有可原。

大唐在各個戰場上幾乎全勝,僅在遼東戰場上吃了一次小虧,也沒什麽,更不會影響大局。

但龐玉從始至終一封文書都沒來,好似他戰敗跟他沒關系似的,也好似他在遼東戰場上的勝負也不需要向朝廷匯報似的,這就有問題了。

如果說龐玉因為傷勢過重,陷入了昏迷,沒辦法寫文書,那他軍中的軍司馬和幽州長史會站出來幫他主持大局,並且幫他寫文書。

可各地送來的文書中,並沒有幽州總管府軍司馬的文書,也沒有幽州長史的文書。

這就說明龐玉是清醒的,是他阻止了軍司馬和幽州長史代替他寫文書。

所以他想幹什麽呢?

還有突地稽和踏實力部葉護。

大唐此次出兵大賀氏聯盟,是幫他們打仗,不是幫自己打仗。

他們吃了敗仗,按道理來說應該給大唐知會一聲才是,可是時至今日,他們一點反應也沒有。

“來人呐!”

李元吉沖中軍大帳外招呼了一聲。

趙成雍的身影出現在了帳內,單膝跪地道:“請殿下吩咐!”

李元吉沉聲道:“派人快馬回去告訴柴紹,令他即刻率薛萬述、薛萬均兩兄弟趕往幽州,代替龐玉和李大亮統管幽州、營州、薊州各地的軍務。

任他為河北道行軍總管,任薛萬述為幽州總管、幽州刺史,任薛萬均為營州總管、營州刺史。

並且讓傳話的人告訴他們,我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不希望遼東再傳回什麽戰敗的消息,更不許遼東再有什麽反對我大唐的聲音。

至於他們該怎麽辦,由他們自己定奪,我不會過問。”

趙成雍聽出了李元吉言語中的殺機,鄭重的抱拳道:“喏!”

李元吉的話裏雖然沒有一個‘殺’字,但話裏面的殺機誰都能感覺到。

讓柴紹、薛萬述、薛萬均去遼東,並且還不允許遼東再傳來什麽戰敗的消息,以及反對大唐的聲音,不就是讓他們三個將所有的敵人消滅,並且將所有反對大唐統治的聲音也消滅嘛。

至於如何消滅,那還用問?

當然是把一切有敵意的,一切會反對大唐的全殺幹凈。

為了免除他們的後患,以及他們的顧慮,李元吉還給了他們便宜行事的權力。

他們去了遼東以後,無論怎麽辦,李元吉都不過問,就是便宜行事的意思。

……

三日以後,中軍大帳內的調令就送到了柴紹、薛萬述、薛萬均手裏。

柴紹、薛萬述、薛萬均丟下了手頭上的事情,帶著部曲就往河北道趕。

在趕路的同時,柴紹一道又一道的調令傳遞到了河北道各個地方。

雖然柴紹不是一個好丈夫,也不是一個好姊夫,但是論起打仗的本領,柴紹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隨著他調令不斷的在河北道各地傳播,等到他趕到河北道的時候,高雅賢已經征集好了河北道的大部分府兵,並且準備好了十萬石的糧草。

柴紹任薛萬述和薛萬均為左右兩軍的行軍總管,率先率領著一萬兵馬,分別趕往了營州和幽州。

而他自己率領著剩余的人馬,押送著糧草,徐徐的趕往了營州。

薛萬述和薛萬均到了營州和幽州以後,分別接替了龐玉和突地稽的職務,掌控了營州和幽州。

同時對營州和幽州重新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