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能讓人會須一飲三百杯的酒

“請!”

梁洛仁熱情又拘謹的恭迎著李元吉一行入了迎君亭,在亭子內坐定以後,梁洛仁又命人放下亭子幾側的簾子,簾子是用竹條編織而成的,雖然有縫隙,但依然能起到擋風的作用。

當簾子全都被放下來以後,亭子內的溫度漸漸的攀升了上來,擺放在亭子內每一個角落的炭盆也開始慢慢的泛起了紅邊。

亭子正中有一張石桌,約莫五尺方圓,桌上擺滿了各種只有在朔州才能吃到的美食,在美食的正中還擺著一尊小火爐,火爐上煮著酒,有資格進入亭子內飲宴的人,全部進入亭子內以後,火爐上煮著的陶盆剛剛好冒泡,陶盆裏放著的酒盅裏也開始冒出徐徐的熱氣。

梁洛仁拎起酒盅,熱情的給李元吉、李世民、趙成雍、褚遂良四人每人斟了一杯,然後樂呵呵的道:“這數九寒天的,外面怪冷的,殿下先喝一杯熱酒暖暖身子。”

李元吉也沒客氣,點了一下頭,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

酒是提前溫好的,雖然熱,但卻不燙嘴,喝下去的時候似乎是有一股暖流順著喉嚨一下竄入腹中,然後一瞬間帶動著四肢也跟著暖了起來。

酒的度數也不高,味道還有點偏甜,所以喝下去的時候,沒有辣口的感覺。

事實上不止是梁洛仁等人提供的酒,大唐絕大多數酒的度數都不高,度數最高的三勒漿也才十八度左右,根本沒辦法跟後世那些五十多度的酒相比,甚至比突厥釀造的馬奶酒還低了那麽兩三度。

所以詩仙李白才可以豪邁的說一句‘會須一飲三百杯’。

擱你你也可以,只要你肚子裝得下。

梁洛仁等人所提供的酒,比三勒漿的度數還低,大概有十五度左右,有點像是後世關中地區的人釀造的稠酒,酒成琥珀色,有點甜,還不辣口。

大冷天的煮一壺當飲料喝,真的有一番滋味。

“什麽酒?”

李世民也沒客氣,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在喝完了以後,還盯著梁洛仁追問酒的來歷。

梁洛仁笑容燦爛的道:“是關內道京兆府京兆郡鄠(hu)縣的黃玉酒。”

梁洛仁口中的關內道京兆府京兆郡,說的就是關中以長安為中心的一大片區域,鄠縣也就是後世的戶縣、鄠邑區。

至於他口中的黃玉酒,怕只是個名頭而已。

應該是賣酒的人為了更容易賣出去酒,所以給起了這麽一個看似高大上,可實際上很爛的名字。

畢竟,在普通百姓眼裏,黃玉是個很珍貴的東西,但是在高雅人士以及達官顯貴眼裏,黃玉又算得了什麽呢?

喜歡的話,派人去黃玉的產地直接進貨都行。

雖然和田黃玉的產地如今還在西突厥手裏握著,但不久以後就會變成大唐的。

“鄠縣居然能產出這種美酒,我在長安十數載,居然從未喝過,難道是被名字所累?”

李世民在得知了酒的來歷了以後,一邊示意梁洛仁繼續給自己倒上,一邊自己問自己。

好酒得配上好名字,才能入高雅人士和達官顯貴的法眼。

如果有名人為其賦詩一首的話,說不定還會身價倍增,名留青史。

像是大名鼎鼎的新豐酒,就是因為王維的那句‘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以及李白的那句‘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而名揚天下,名傳千古。

要是沒什麽好名字,也沒名人為其賦詩,甚至連點典故都沒有的話,那麽酒再好,高雅人士和達官顯貴也是不屑喝的。

很多時候,高雅人士也好,達官顯貴也罷,喝酒都不是為了追求酒的口感,而是為了追求一個牌面。

比如哪種名酒,存世稀少,價格高昂,別人拿不出來,你設宴的時候拿出來了,而且還拿出來了很多,你就會很有牌面。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這是唐以及唐以前絕大多數高雅人士和達官顯貴們追求東西的法則。

唐以後,科舉之門大開,許多貧寒學子有了出頭之日,君子固窮的說法逐漸的占據了一席之地,一部分高雅人士就脫離了這個行列。

所以李世民質疑黃玉酒是被名字所累,沒有走進高雅人士和達官顯貴們的視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要是叫文君酒,或者司馬酒,把當初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拿出來炒一炒,說這是卓文君當年賣的酒,肯定會大賣,並且走入高雅人士和達官顯貴們的視野。

不過,有了今日迎君亭內的飲宴,鄠縣黃玉酒的酒家拿出去炒一炒的話,同樣會大賣,也會走入高雅人士和達官顯貴們的視野,甚至還有機會充任大唐的酒博士。

具體的,就得看鄠縣黃玉酒的酒家能不能知道今日的這場飲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