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好色的輔機和說謊的哥舒(第2/3頁)

要知道,長孫無忌栽了,被發配了,可他的妹妹依然住在宮裏,叔父依然是大唐的上卿,兄長也是大唐的勛貴,外甥們還都是大唐的郡王。

長孫無忌有這麽大的背景,周奇說告就告,可見膽子有多大。

這種人,弄回了長安城,無風他都能給你掀起三重浪,所以說什麽也不能召回長安。

但這種人也不是毫無用處,將這種人安置在那些大唐剛剛征服的地方,他一定會將當地不服大唐王化的人折騰的欲仙欲死。

而大唐如今有三個地方需要這種人,一個是吐谷渾,一個是突厥,另一個就是林邑。

在馮盎和長孫無忌等人的征伐下,大唐目前已經拿下了林邑半數的疆域,還有半數的疆域已經唾手可得了。

要不是有人在西南造謠,說大唐要借著征討林邑耗空蠻人的青壯,將蠻人和林邑一並鏟除,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蠻王造了大唐的反,馮盎和長孫無忌征討林邑的速度可能會更快。

如今林邑半數的疆域已經打下來了,自然不可能重新還給林邑人,所以必須在林邑設立治所,由大唐的官員來治理。

而長安城內的那些官員自然不願意去他們認為的蠻夷之地,所以只能從嶺南當地抽調。

像是周奇這種人才就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周奇已經被任命為了九真刺史、九真總管,九真都督,總管漢時九真郡的所有事務。

而西南雖然隨著海運的不斷開發,已經讓人們認識到了它真正的價值,但在很多人眼裏,它依然是一個毒蟲猛獸遍布,不適合漢人居住的地方。

所以李世民自然不希望他的二舅哥一輩子待在西南了。

“幫我看看這份戰報!”

在懟的李世民啞口無言了以後,李元吉拿起了一份戰報,遞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瞪了瞪眼,接過了戰報,大致的閱覽了一遍,然後皺著眉頭擡起頭道:“這是有人在謊報軍功,而且用的還是相當拙劣的手段?”

在地方兵曹上隨便拉出來一個官員都能看懂的那種。

李元吉點著頭道:“是哥舒部的戰報!五千對八千,死了五百人,傷了一千多人,陣斬六千五百人,俘虜一千五百人,需要我們給他們補充兩千套兵甲,並且希望從俘虜中挑選六百人補足兵額。

大致看像是沒什麽問題,可是仔細想想全是問題。

首先死傷的數目不合理,哥舒部此次對戰的是突厥的王族阿史德部,哥舒部的實力在突厥各部中勉強排進前十,可阿史德部卻一直在前三之列。

哥舒部以五千之數對上八千人的阿史德部兵馬,僅僅戰損了五百人就陣斬了人家六千五百人,這根本不合理。

其次是他們所要的兵甲遠遠超過了他們此次的戰損。

最後就是,他們想從俘虜中補充的兵額跟他們戰損的數字相當接近。”

如果是大唐的兵馬,那麽損失五百補充五百或六百那沒什麽,但這是哥舒部的兵馬,目前還不需要遵守大唐的紀律和規矩。

在補充兵額這種事上,就應該漫天要價才對。

損失五百,最不起碼也得要一千五,最後折個中也能有一千。

名義上統領著哥舒部的阿史那思摩就是這麽幹的,所以哥舒部的這個要求怎麽看怎麽像是心虛。

“你怎麽認為的?”

李世民沒有急著下結論,而是先問起了李元吉的看法。

李元吉也沒有藏著掖著,坦言道:“我認為,哥舒部在此次對陣阿史德部的過程中,最少損失了兩千兵馬,哥舒翰先從阿史德部的俘虜中抽出了兩千人,補足了空額,然後再問我們要五百人,湊成兩千五百人,剛好跟他能騰出來的兵甲的數量,以及問我們要的兵甲的數量相吻合。”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也就是說,哥舒部在此次戰事中,陣斬的人沒有六千五,而是四千五?”

不等李元吉點頭,李世民又接著道:“那有沒有可能,哥舒部在此次的戰事中,陣斬的人連四千五都沒有,而是三千五,或者兩千五,甚至一千五,哥舒翰還藏了一些人?”

李元吉沉吟著道:“二哥的意思是,哥舒部從阿史德部繳獲的那些兵甲,還可以重鑄,重鑄之後又能配備給其他人?”

李世民點點頭。

李元吉思量著點頭道:“也不無可能……”

阿史德部的實力本就比哥舒部強,兵力也比哥舒部多,即便是哥舒部得到了大唐兵甲上的支持,也追不平他們之間的差距。

畢竟,大唐在支援蘇尼失部期間,也出售了一大批樣式跟配發給哥舒部一樣的兵甲給蘇尼失。

而阿史德部又是突厥的王族,必然能爭取到一些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