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大唐是真封!(第2/3頁)

楊政道慘叫一聲,一只胳膊當場就廢了。

他麾下的將士聽到他的慘叫聲,齊齊一驚,一些人果斷丟下了手裏的兵刃,掉頭就跑。

李元吉身邊的副手見此,大聲的喊了起來,“楊政道已死!爾等還不速速束手就擒!”

這是戰場上慣用的伎倆。

在敵將,或者敵人首領被射中以後,就可以用這種話來迷惑敵人,並且很有效果。

“誰死了?!我還沒死!”

楊政道聽到李元吉副手的喊話,強忍著胳膊上劇烈的疼痛,又在親隨的攙扶下坐穩了,歇斯底裏的怒吼。

就在李元吉以為又得射一箭,或者沖殺一番的時候,楊政道那裏突然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一杆大槍的槍頭猛然從楊政道的胸膛冒了出來,在楊政道難以置信的目光中挑起了他。

等楊政道身側的親隨們想要看看是怎麽回事的時候,數柄大刀齊齊而出,砍斷了他們的脖子。

“兄弟們,強迫我們為突厥人賣命的惡賊楊政道已死,還不快隨我一起恭迎我朝王師!”

那杆捅穿了楊政道的大槍的主人,在挑起了楊政道以後,露出了身形,是一個身形相當高大的壯漢,穿著一身鐵甲,看不清面容,不過他能配備上鐵甲,看來在楊政道麾下是個有地位的人。

他喊的話也很有水平,先是撇開了他和其他漢軍將士跟楊政道之間的關系,將所有的錯全都栽在了楊政道頭上,然後以迎王師的說詞向大唐表明了自己的忠心。

王師是什麽?

王師就是朝廷的兵馬。

什麽人才會將朝廷的兵馬當作王師?

自然是朝廷的臣民!

他這是在告訴大唐,他和其他漢軍將士,雖然人在突厥,但心卻在大唐。

“好!好一個王師!”

對於這種話,李元吉自然得做出回應,不然一槍戳死楊政道的那個大漢也好,楊政道麾下的其他漢軍將士也罷,都會擔心倒向了大唐以後,會被大唐拉清單。

“看來你們都是被楊政道那個狗賊給蒙蔽了,淪為了突厥人的犬馬,而今楊政道已經伏誅,爾等也認識到了自己是被蒙蔽了,如果棄械投降,本王做主,可以免去你們一切罪責,既往不咎,並且會依照你們個人的意願,將你們送回原籍,或者收入軍中。

當然了,你們若是願意留在這裏,我也會讓人為你們登記造冊,給你們發牛羊,劃草場,配備一定數目的突厥奴隸。

具體的,回頭會由軍司馬以及軍書吏告訴你們!”

那個一槍戳死了楊政道的大漢,以及那些還在猶豫不決,並且還有抵抗情緒的漢軍將士,聽到這番話,明顯的松了一口氣。

那個戳死了楊政道的大漢率先下馬,單膝跪地高喊道:“草民馬季中,參見雍王殿下,恭迎王師降臨!”

其他的漢軍將士見此,也紛紛放下了兵器,跪地高呼。

說是投降,其實更像是一群本就是大唐的將士,在恭迎王駕到來一樣。

畢竟,他們口中的說詞可不是俘虜應該說的說詞。

不過看在他們同是漢人,又迷途知返的份上,李元吉也沒計較這些。

李元吉當即策馬,來到了名為馬季中的大漢面前,問道:“你叫馬季中?”

馬季中應允了一句,“草民正是馬季中!”

李元吉笑道:“那我以後是不是可以叫你馬老四?”

季這個字,在這個時代,可不是什麽字輩中的字,而是區別於家中長子、次子、三子的字。

比如名字中有伯的,那就是大兒子,有仲的那就是二兒子,以此類推,還有叔,季等等。

所以在古代聽到有人叫什麽伯什麽的,那你就很容易判斷出這是一家的長子。

聽到什麽仲什麽的,那你也能很容易的判斷出這是一家的次子。

聽到了季字,那你自然也很容易的能判斷出這是一家的四兒子。

馬季中聽到這話,先是一愣,然後欣喜若狂的道:“殿下說得對,草民就叫馬老四,旁人都這麽叫草民!”

李元吉點點頭,故意板起臉道:“聽說你有禮物要送給我,還不呈上來!”

馬季中在楊政道麾下是個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哪會不明白這話是什麽意思,當即快速的砍下了楊政道的腦袋,恭恭敬敬的呈到了李元吉面前。

李元吉在粗略的眼看了一番楊政道的腦袋以後,直接了當的道:“我向來說話算數,既然你拿楊政道的腦袋來見我,那我現在就封你為靜邊國侯,封地就設在靜邊,賞錢萬金,賜封戶三百戶。”

馬季中聞言,激動的都找不到北了,一個勁的叩首道:“臣馬季中多謝殿下厚愛!願為殿下赴湯蹈火!”

其他的漢軍將士看到這一幕,一個個嫉妒的眼珠子都紅了,看楊政道腦袋的目光充滿了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