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柴令武:不論誰做皇帝,都是我舅,都得罩著我(第2/3頁)

李元吉搖搖頭道:“癡人說夢罷了,如果後世子孫真的當我們這些做先祖的是個例子,事事以我們的德失為戒,那夏也好、商也好、周也好、秦也好、漢也好、隋也好,就不會亡了。”

事實證明,後世子孫在拿先祖們當例子看的時候,只會選擇性的聽從先祖制定的一些對自己有利的規矩,也只會拿先祖身上發生過的一些對他自己有利的事情做例子,文武百官在輔佐君王的時候,也是這樣,也會拿前一任、前前一任,甚至開國君王身上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例子、規矩,來為自己牟利。

所以說,所謂的祖宗成法,其實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笑話。

如果有那一條祖宗成法不會牽扯到任何人利益的話,那麽它一定會被後世之人當成金科玉律牢牢的遵守下去。

亦或者被當成是一個垃圾,隨意的舍棄。

但要是能牽扯到某些人利益,亦或者說是貴族的利益的話,那麽他隨時隨地會被人更改,隨時隨地會被新的成法替換,隨時隨地會被廢除,又被復立。

如何取舍,全看朝廷上的主流人群支持誰的利益。

所以說,李神通所說的話很難實現,歷史上的李世民就這麽幹過,寫了一部如何做皇帝的書,教導後世的子孫照著他書裏寫的當皇帝。

結果李治一上位就把小媽給娶了。

李元吉敢肯定,李世民在給李治寫的《帝範》裏,絕對沒有讓李治娶小媽這一條。

由此可見,什麽祖宗成法、祖宗的例子,在後世子孫眼裏就是一個屁。

他們想守就守,不想守誰也奈何不了他們。

“那做了總比不做要好吧?如果什麽都不做,那後世子孫想從先祖們身上找個能效仿的例子的時候都找不到。”

李神通忍不住繼續強辯。

李元吉笑問道:“你死了,會被埋哪兒,由你做主嗎?”

李神通一下子就愣了,這個確實由不得他。

縱然他提前定好了地方,也敵不過天數,萬一老天不想讓他葬在那裏,降下什麽災難把那個地方毀了,那他就得換個地方。

萬一掌權者大手一揮,要他給李淵去陰間繼續當弟弟,那他還會被藏進李淵的陵墓。

即便是他躲過了這些,萬一後世子孫不孝,也有可能把他挖出來藏在其他什麽地方去。

所以,這種事即便是他刻在鐵牌上,貼在家裏的墻上,對家裏的兒孫們千叮嚀萬囑咐,也決定不了。

“現在,你還認為我們能左右後世子孫的一切嗎?”

李元吉見李神通陷入了沉默,繼續笑問。

李神通有些沒落的搖了搖頭。

李元吉接著道:“所以啊,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別想著對後世子孫們的一切指手畫腳,說不定我們指煩了,人家還不待見我們,逢年過節還不祭拜我們呢。”

李神通生硬的點了點頭,心中生出了一股要打兒孫一頓出出氣的沖動。

甭管他們以後孝順不孝順,聽不聽他的遺言了,先打一頓再說。

這叫防微杜漸!

“有勞你替我回去一趟,告訴我父親不必來了,也不必將皇位傳給我。順便再告訴史萬寶,讓他查一查長安城裏誰在傳宇文寶是我門下的狗,查出來以後該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

李元吉見李神通被自己說服了,當即開始吩咐起了李神通。

李神通聽到這話,錯愕的瞪起眼道:“這種小事你也要計較?”

李神通說的是宇文寶的事。

李元吉淡然笑道:“他們說宇文寶是我門下的狗,那就應該知道,打狗也得看主人。而我明顯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主人!”

李神通聽到這話,都不知道說啥好了,草草的拱了拱手以後,就往行轅外走去。

走到行轅門口的時候,突然腳下一頓,回過頭道:“侯君集送給我的美人兒,你可別私吞了!”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放心,一個也不會少,如果少了,我再讓侯君集送你十個八個!”

李神通滿意的點點頭道:“那就好!”

說完這話,李神通再無留戀,麻溜的就離開了行轅。

……

時間一晃又到了七月。

七月流火,草原上一片清脆,馬兒、羊兒、牛兒,在可勁的撒歡。

侯君集那邊在打到了西突厥的邊陲以後,終於收手了,殷開山在拿下了三彌山以後,率軍掃蕩了三彌山以西、以南,喝盤陀以北的所有地方。

李世勣也終於熬到阿史那社爾投誠了。

阿史那社爾終究是一個有仁心的人,在彈盡糧絕了以後,並沒有選擇采納阿史那忠者提出的以人為食,而是選擇了投誠。

投誠的那天,據說天都在滴血,地都在哀鳴,相當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