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賈寶玉被免官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四九城,但是在榮國府內部,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似乎對於榮國府上下而言,這倒更像是靴子終於落了地。

畢竟任誰看到他那爛泥扶不上墻的樣子,也知道不是個做官的材料。

即便是王夫人也是一副認命的架勢。

要是焦順為了‘鉆空子’故意使壞,她說不定還會有些情緒波動,但那天路祭時焦順明明提醒過了,偏寶玉還是磨磨蹭蹭……

不過這事兒在外面,倒是引起了不少議論。

主要是是那‘永不敘用’四字,等同於徹底宣告了榮國府的失勢,如果說老太太發喪的時候,賢德妃在宮中被排擠的事,還只在中高層之間傳播的話,現如今可就是街知巷聞了。

卻說薛姨媽驚聞寶玉被罷官,轉過天便急急忙忙來探視女兒。

等看到寶釵舉止言談間,不見一絲半點的異樣,她暗暗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卻也不知是該慶幸夫妻兩個形同陌路,還是該再再再一次的埋怨寶玉不中用。

最後只能嘆一口氣,無奈道:“丟了官也好,他那毛毛躁躁的,真要做官,沒準兒反要給家裏招災惹禍。”

說到做官的事兒,她忍不住又高興道:“忘了跟你說了,暢卿前幾天找文龍商量,說是過陣子或許能給他在通政司謀個缺——當初你爺爺,就曾在通政司掛過名,如今這也算是承襲祖業了!”

聽聞焦順果然信守承諾,薛寶釵暗暗點頭,卻哪裏知道焦某人一魚兩吃,又趁機細細比量了一番母女二人的異同之處。

惜呼,期間種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暢想了一會兒薛蟠做官的事兒,薛姨媽才又重新扯回了原本的話題:“那這次寶玉罷官,你公公婆婆是怎麽個說法?”

“太太什麽都沒說,老爺勃然大怒,罰他在祠堂裏跪了一天一夜,又說要帶他一起扶靈南下,不過……”

“不過怎得?”

“南下的盤纏到現在也沒湊夠。”

本來賈政想的是在鐵檻寺停滿百日,等慢慢湊足了銀錢,然後再扶靈南下不遲。

誰成想剛發喪沒幾日,兒子就丟官罷職永不敘用,雖然對於本人來說,這是賈寶玉求仁得仁,但賈政依舊覺得面上無光。

更主要的是,他自己也是長期告病在家,有了兒子的前車之鑒,生怕那些禦史言官再接再厲,搞了兒子再搞老子,於是便決定盡早扶靈南下,也好趁機避一避風頭。

所以這兩天賈政一直在千方百計開源節流。

卻說薛姨媽正與寶釵閑話家常,門外忽就風風火火近來一人,人未到、聲先至:“寶姐姐,你快來幫我掌掌眼,看這篇文章……”

說到半截,來人才看到了薛姨媽,當下忙笑道:“姨媽什麽時候到的,若早知道您老人家在,說什麽我也不敢來的攪擾。”

說著,沖寶釵一揚手裏的稿子:“那就等你得空再說。”

又對薛姨媽一禮,便轉身而去。

薛姨媽才剛站起來,就只能目送她離開,不由搖頭嘆道:“三丫頭還是這麽雷厲風行,這個家也虧是她管著,若不然……”

不想寶釵搖頭道:“媽媽這是老黃歷了,如今管家的早換成大嫂——平素裏看著大嫂溫聲細語的,如今大刀闊斧的動起手來,竟比三妹妹還要不留情面。”

賈政說要開源節流,還只是喊喊口號,但李紈卻已經打著他的名頭,開革了不少的家仆。

其實探春掌權時期,就曾做過了類似的嘗試。

不過當時有焦家做接盤俠,現在可就是直接砸人飯碗了,那些被開革的家仆如何肯幹?

托關系上達天聽的,聚眾堵門鬧事的,仗著資歷跑去哭祠堂的……

林林總總,足能把人腦子吵成狗腦子。

“換了你大嫂?”

薛姨媽聽了不由詫異:“那三丫頭做什麽?”

“自然是待嫁閨中。”

寶釵笑道:“也正因為我們兩個都是閑人,她近來時常找我吟詩作賦品評文章。”

這話半真半假,詩詞歌賦是沒有的,兩人湊在一起主要是為了完成焦順布置的任務——除了他們這一組之外,林黛玉和邢岫煙也領了同樣的差事。

再就是牟尼院裏的妙玉了。

不過妙玉文化修養雖好,卻是初學乍練,並不怎麽適應這些官樣文章,寫了七八篇都被焦順給打回去了——物理層面上的。

聽說女兒自稱閑人,薛姨媽欲言又止,按照姐妹兩個當初的約定,王夫人應該把管理家務的權利交給寶釵才對。

但現在榮國府成了爛攤子,即便掌了權也未必是什麽好事兒,所以她反復糾結,都不知道該不該為女兒鳴不平了。

倒是寶釵看出了她的心思,主動勸諫道:“這府裏如何已經不重要了,以後家裏能依仗的怕是只有焦家,媽媽回去記得叮嚀哥哥,若去了通政司,千萬要按捺住性子,不要學寶玉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