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梅煮酒(第2/2頁)

這任辰三四十歲年紀,長著一副大胡子,聲音洪亮,頗有些豪傑之氣。一番介紹,方知其次四位豪傑分別是:李際遇、申靖邦、張鼎和陳金鬥。

這李際遇長的虎背熊腰,看其筋骨,頗有些武藝在身;旁邊的申靖邦和張鼎雖然也長大高大威猛,卻時不時順著以上二人搭話,看來是兩個跟班。

剩下那個陳金鬥最有特點,他上唇留著八字胡,下頜上卻光溜溜的,臉上一雙如鬥的小眼時不時咕嚕嚕的亂轉,一副賊眉鼠眼的模樣,看起來最不體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諸人也熟絡起來,任辰起個頭,七個人便聊起了天下大勢。或雲流寇雖盛,朝廷派遣精兵,旦夕可滅;或雲太祖亦起於微末,或有豪傑可趁時而起也。

說是“煮青梅煮酒”,其實和後世年輕人論壇吹水也差不多。剛開始張順還不敢插話,生怕有所忌諱。後來,看他們越說越不像樣,便起了興致,便說道:“朱家有天下近三百年,而今西南有土司之亂,東南有紅夷之寇,東北有建州之叛,西北有蒙古之余。內有亂而天災起,稍有不慎,改朝換代可知之矣。”

這時代大多數人士還是線性思維,言辭之間,只抓一點,不及其余。只有熟讀文章史書的精英才能如此侃侃而談,面面俱到。諸人不由驚而異之。

任辰起身肅然而拜道:“謹受教!不知能得天下者,何人也!”

馬道長聽了,以目視之。張順當然知道馬道長的意思,但是作為知道歷史發展軌跡的現代人,他還舍不下面皮,說什麽“舍吾其誰也”,更說不了套話什麽“能得天下之望者得之”,只得含糊的回答道:“天下大勢,非凡夫俗子所能預見,以吾觀之,或為大仁大義者得之,或為大奸大惡者得之。”

“此事我知道也!”眾人失望之間,突然有人尖著嗓子插話道,眾人一看,說話的卻是尖嘴猴腮的陳金鬥。

“前幾日,我聽說一童謠,正應於此。”

“是何童謠?”任辰不由轉過來問道。

“有人帶長弓,夜間射天明;三百單八載,赫赫君威名!”陳金鬥搖頭晃腦的吟道。

“此謠何解?”那李際遇突然問道。

“有人帶長弓,便是起兵造反呐;夜間射天明,就是滅了明朝。三百單八載,赫赫君威名。是說這人君威赫赫有名,創立的新朝共坐了三百零八年天下。”陳金鬥意氣風發,這讓他那賊眉鼠眼看起來更為滑稽了。

“那到底是何人坐天下呢?”任辰不由有些急了,卻沒注意身邊張鼎神色有些不自然。

馬道長聽了心中一動,正欲言時,卻聽那陳金鬥說道:“莊主休急,聽我細說。話說我前幾天,正在午睡,懵懵懂懂之間,忽然有丈二神人自天上來,授我天書一卷。我打開剛看幾頁,忽聞吵鬧聲,乍然而醒,也不知自己讀了什麽內容,只是隱隱約約記得詩歌四句。”

這次陳金鬥也不再賣關子了,直接吟道:“八只牛來坐天下,木猴只余三十九;十八孩兒入京城,方知順天有真龍。”

“這‘八只牛來坐天下’,我倒是能解得,八牛既是朱也,言語朱明天下。只是這剩下三句解不得,第二句應該是時節,第三句應該是說真龍所在或者真龍出現的時機,第四句或為湊數。”陳金鬥有點訥訥說道。

只是陳金鬥只顧顯擺,沒有看到,當他讀到第三句的時候,旁邊李際遇面色一動,當他讀到第四句的時候,馬道長和任辰倒是似有所悟。

只是所有人沒有看到,張順聽到“十八孩兒入京城,方知順天有真龍”的時候面色難看至極。

別人不知道,張順來自後世還能不知道嗎?將來李自成入京,崇禎自縊,然後李自成兵敗一片石,頓時中華大地一片浩劫血腥。不由心想:孩兒者子也,十八孩子正是一個“李”字。

自己現在生於斯長於斯,既逢其時,當為天下做些什麽。或許自己應當投靠李自成,提醒他東北方向的威脅。至於建州,逆賊也,沾滿血腥,也敢稱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