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螺螄殼裏做道場(第2/2頁)

“尚若今日苛責與他人,明日我等犯錯,又何以處之呢?更何況今日唯有我和趙魚頭敗陣,論罪我何能例外也?”

“然而有功不賞,有過不罰,非明君所為。待此事了結,我再行功輪賞。”見陳金鬥張開欲言,張順又補充道。陳金鬥本來以為主公要包庇趙魚頭,沒想到主公秉公行事,不由聽了喜笑顏開。張順見了眉頭一皺,心想:不可讓大家相互攻訐,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行。

便拉著準備走的陳金鬥,聲情並茂的說道:“老陳呐,先別走,我想和你私下聊聊。我本是陳州府白身,務農於田畝之中。只因那馬道長道破天機,我才遭了牢獄之災。那時候我無親無友,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啊?馬牛鼻子老道還做過這種事兒?”陳金鬥驚訝地說道,卻沒想到這廝還得罪過主公呀,心中暫且記下。

“當時,唯有馬道長和劉應貴爺爺二人為我奔走,救我性命於牢獄之中。其後又至禹州,你老陳星夜之下拜了我三拜,認我為主。又為了咱們的大業,費勁口舌,試圖說服李際遇投我,雖未成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說前幾日,你老陳和老馬二人發現洪水將起,救我性命於水火之中。這咱們才有了機會,殺掉錢老賊,才有了而今占據一城的成就。”

“不敢不敢!”收到主公當面誇贊,陳金鬥自己都臉紅了。

“這一樁樁一件件你與我張順的大恩,我張順都深深記在心裏。你們都是最早跟著我的老人,也應該知道,要想成就大業,只靠你我不行。以後還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若是日後你們次次如此,我將何以自處?你們又何以自處啊?”張順不動聲色之中圖窮匕見。

“死罪死罪!是老陳我心胸狹隘了!”陳金鬥聽了哪裏不知道這是張順在敲打自己,不過他心中倒是並無怨言。

他認張順為主後,一直覺得自己沒做成什麽事兒。論資歷比不過馬道長,論恩情比不過劉應貴,論能力比不過趙魚頭,沒想到張順對自己做的一點點小事兒還記得這麽清。

張順連忙將陳金鬥扶起,打一棒子給個甜棗的安慰道:“你我不是大才之人,可是成大事需要大才之人。你們的忠心我比誰都清楚的很,你們以後要多多為我查漏補缺,監察心有奸邪之徒,不要再這樣相互攻訐了。”

“此此攻打孟津城,本來就是冒險行為。咱們大家都不懂用兵之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此番你立了大功,有什麽想要的,我都可以獎勵你。至於趙魚頭,小懲大誡吧。畢竟人才難得,不可惡了我求賢若渴的名聲,寒了天下英雄投靠的決心。”

陳金鬥聽了心服口服,再拜而退。張順和陳金鬥兩人因為此事,反倒感情更親近了一些。

又過了片刻,張三百和張武浩被傳令兵領著過來了。張三百既然納了投名狀,張順也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整理了一下剛才復雜的心情,便交代了張三百尋找鐵匠打造槍頭事宜。交代完畢後,張三百正待離去,張武浩卻拉住了他,順帶向張順提起一事。

“臣本衛所之人,雖然無才無德,幸而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懂得一些常識。今知張三百神力,能開三百斤硬弓,此乃古今罕見也。奈何其人不懂射法,今後應當尋求名師,萬萬不可亂再自行射箭,不然練出‘射病’,‘射病’入骨則神仙難救也。臣不忍如此良才毀於一旦,故而告知。”張武浩認真說道。

原來這廝本來三心二意,此次被逼無奈才從了張順。此事雙方心知肚明,張順自己心裏也清楚,張武浩自然也清楚張順清楚。張順因為此人無甚才能,又捉了錢夫子,也就再沒強迫其納投名狀。

這張武浩因為張三百當眾斬了縣令,心中震動,方才想起自己這算是莫名其妙的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張順等人奸詐兇狠,若是不能緊緊抱著張順的大腿,說不得哪天自己就是那個縣令的下場。

所以他為了消除猜忌,順利融入張順這個團體。這一次他特意和張三百一起前來。一則建議建言,表示和張順一心,二則示好張三百,相互親近。

這事兒張順倒是樂見其成,一方面能安張武浩之心,另一方面人才需要招募,更需要培養,像張三百這樣的猛人要是培養廢了,張順估計也不會原諒自己。

於是,張順便接受了張武浩的建議,順便建議張三百使用那把砍縣令的鬼頭刀,或者讓鐵匠給他自己打造合用的武器一把,暫時代替他身上的弓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