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的征程(第2/3頁)

結果張順隊伍第二天便達到張慎言所言“析城喬木”附近,他非常好奇此處如何險峻,便幹脆多走了二十裏,前去查看一番。

張順到山上一觀,果然這析城喬木名不虛傳。按照後世所說,這析城山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坪上遍布大大小小的石灰巖溶漏鬥,這陽城很久以前便有“72個獨龍窩、124個鬼推磨、360個小鐵鍋”之說。

據聞析城山下雨以後,大多數雨水便順著這些溶洞漏鬥滲入地下。張順分析,此山下面當有巨大的溶洞,或者稱為“地下河”更為合適。

這析城山山上亦有廟宇,乃是當年乞雨的湯王廟。這湯王正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湯,也就是堯舜禹湯的商湯,亦是一代聖王,開創了五百余年的商王朝。

張順聞此不由大為後悔,雖然之前自己根據讖緯吹噓自家有三百單八載的王朝,可是江山延續,誰都不嫌多呐。這商王朝還比自己多了二百多載實在讓人眼紅的緊。

不過好在那三百單八載也不再自己手中,這麽一想,張順心裏才好受了一些。

只是對著析城山頂的草坪進行初步計算後,張順都有點想放棄舜王坪了,這裏赫然比舜王坪草地大了一倍還多。直到後來張慎言告訴他,此地距離陽城不過六十裏的時候,張順才冷靜了下來。

這析城山但看地勢和資源,卻是一等一的良地,四面陡峭若城,又有湖泊水源,如果張順所料不差,地下溶洞當有大量魚類,可以作為食物的補充,簡直不能更加完美了。

但是,此處距離縣城過近,很容易受到官兵圍剿。不像舜王坪不僅地處深山叢林之中,而且又地處陽城、沁水、翼城和垣曲四縣交界處,而此四縣又分屬澤州和平陽府兩地。

不但給官兵圍剿造成困難,如果事有不諧,張順等部又可以有機會沖入距離不遠的懷慶府。這懷慶府地屬河南布政使司,與山西布政使司又不相統屬,更是給官兵的圍剿造成了困難。

張順思來想去,發現還是那舜王坪更符合自己等人目前的需求,遂忍住了遷移營地的念頭。不過,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張順特意留下十多人可靠之輩,在這裏建立據點。

這樣一來可以觀察來往敵人的情報,二來可以警戒陽城的動向,提前給舜王坪進行預警。那張慎言見張順能忍住貪欲,又有手段和決斷力,也不由佩服起來。

他心想:此子如此心機手段,恐怕不是那長於婦人之手的崇禎皇帝能夠對付得了之人。幸好大明家大業大,理當能夠穩住局勢。

那張慎言久在中樞,畢竟見識不同,此時此刻還和絕大多數大明人一樣,以為明君在位,銳意進取,此時當為大明中興之世。哪裏想到,不出十年如此大廈便會轟然倒塌。

張順不知道那張慎言心中如何思量,自己把這“東坪”事情安排完畢以後,見天色已晚,便安排士卒紮營休息。

這湯王坪與舜王坪絕類,皆高峻險拔,又有高山草甸,地處一東一西,故而又被人分別稱作“東坪”和“西坪”。

當晚張順派遣士卒去山腰溶洞尋找水池,捕撈魚類,果然撈上來數百條大白魚出來。張順自留數條招待一個自己麾下的將領,其余白魚皆給部下士卒分了。

這個時代本就物資匱乏,百姓生活艱難,吃飽已經實屬不易,更何況去吃肉呢?這些人平時也就逢年過節才吃得上肉食,如今居然能吃到魚類,頓時一個個化身饕餮,大吃大喝起來。

直到第二日,張順準備拔營,大家夥還都不願意動身。張順本來準備軍法行事,殺幾個刺頭立一立威,只是看這些人眼巴巴的看著自己,倒也一時間下不去手來。

好在張順腦子靈活,他轉念一想,便下令道:“趙魚頭何在?你年紀較大,一路車馬勞累,恐怕傷了身體。你且挑選百名士卒在此,為大家負責捕撈白魚,制成魚幹可好?”

趙魚頭本就是舟子漁夫出身,這捕撈之事本就是老本行,又便於自己改善生活,他如何會不同意?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張順便留下來百十個孟津渡口出身的年輕人,讓趙魚頭帶領著捕撈食物,自己則帶著千余人馬一路往陽城去了。

陽城之前的縣令早被張順砍了,新縣令還沒上任。也不知道是上級沒來得及安排,還是拿新縣令害怕義軍不敢上任,反正張順憑借上次的“威名”輕輕松松進入到陽城縣城之中。

陽城百姓都知道“賊青天”甚好相與,也不驚不咋,正常過日子。果然張順進到城中,也不侵擾百姓,只是派遣士卒去購買一些鐵料、布匹、糧食等物。

正所謂“兔子也不吃窩邊草”,反正他上次在澤州搜刮了大量銀兩,此時此刻也犯不上進行劫掠,汙了自己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