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決戰陵川(上)(第2/3頁)

兵備道道官通常由按察司的副使或僉事充任,主要負責分理轄區軍務,監督地方軍隊,管理地方兵馬、錢糧和屯田,維持地方治安等。

這是一種典型的以文官充任武職的官職,也正是因為明朝有了這種奇怪的職務,反倒歷練出一批具有很高軍事水平的文官。明朝後期重文輕武,一般總兵、副總兵要受到巡撫、總督節制;而總兵、副總兵一下參將、遊擊、守備等低級武官則受兵備道節制。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兵備道王肇生便是地方小號督撫,其人職務之重,對澤州義軍來說,僅次於山西巡撫。更況且不少兵備道官員本來就是巡撫的備選人員。這也是為什麽“紫金梁”特意召集義軍,合力攻打此人的原因之一。

此人並非宋統殷那樣不懂兵事的文官,反倒因為在兵備道歷練多年,頗有些手段。之前“闖將”黃來兒掃蕩陵川的時候,遇到他還吃了不小的虧。

此時王肇生和張道浚一樣,都比較年輕,一時間被山西人稱之為“澤潞雙傑”。“紫金梁”生怕自己再像上次對付張道浚一樣,栽了跟頭,便幹脆以多打少,準備破了此僚。

陵川距離澤州城也不過百裏而已,雖然陵川多山,但是地形東北高,西南低。澤州至陵川的道路正好處於群山之間,倒也平坦。

義軍整頓人馬出發以後,本道需要兩日方能趕到陵川縣,卻不料在當日晚便與王肇生的官兵遭遇了。原來,這陵川與澤州之間只有此道最為便利,義軍想攻打陵川之時,那官兵居然還想進攻澤州城。於是雙方便不期而遇了。

別看“紫金梁”平日昏聵,打起仗來還算是一把好手。他連忙下令義軍布陣,和官兵對戰。

此時,張順所部便位於左翼,黃來兒所部位於右翼,“紫金梁”自居中軍,三部一字展開,堵塞山谷中間的道路。而那勢力較弱的滿天星則被當作預備隊。

張順從正面望去,只見官兵也隊形整齊一字排開,分成三部,與義軍針對相向。除了看不出其陣後布置如何,表面是卻沒有什麽花兒。

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此時兩邊皆山,唯有死戰而已。

雙方布陣完畢以後,開始逐步相對推進。雙方各有萬余人馬,三步一呼,五步一喝,相互提振士氣,威嚇對方。

由於山谷的反射作用,雙方呼喚之聲,震耳欲聾。連一向冷靜的張順都有些熱血沸騰了。

等到雙方進入到火炮射程之內的時候,張順遲疑了一下,見“紫金梁”並沒有下令停止腳步,進行射擊,只得默不作聲,繼續催促著隊伍前進。

原來這些日子,義軍見到張順火炮的威力之後,也試著督造了一批火炮,雖然性能威力不是很好,也勉強能用。而對面官兵乃是兵備道王肇生部下,他本來就負責管理地方兵馬、錢糧和屯田,維持地方治安等事,早已給部下裝備上各種常用火器。倒是和巡撫宋統殷那樣,只是臨時從地方抽調人馬,無法具體幹涉到隊伍裝備不同。

只是雙方火炮口徑較小,又喜歡打霰彈,便都沒有下令射擊。等到雙方接近一箭之地,才紛紛停下,向對方射擊起來。

雙方所裝備遠程武器,除了火炮以外都比張順隊伍齊全。一時間雙方弓矢、火銃你來我往,打的熱鬧的緊。奈何距離較遠,除了個別倒黴蛋以外,整體命中率慘不忍睹。

在這種距離,張順隊伍倒尷尬的緊,用實彈射擊距離太近,用霰彈射擊則是距離太遠了。張順沒有辦法,只得下令李十安用實彈進行炮擊。

本來張順因為後世慣性思維,對火炮的殺傷力更多關注在開花彈和霰彈上面,沒想到這實彈近距離射擊效果也是非常好。每一炮只要打入人群,保證殺傷一大串。

甚至有些炮彈不知為何進了人群,彈彈跳跳,則更為可怕,甚至能直接殺透敵陣。那李十安也非常機靈,連續射了幾輪以後,居然摸到了“跳彈”的部分規律,便要求麾下火炮調整炮口,盡量讓每一顆炮彈都進行“跳躍”。

這一下子,張順對面的官兵就有點遭不住了,只得趁著張順火炮射擊的間隙,主動發起了沖鋒。張順根據以往經驗,也特意準備了幾門火炮裝填了霰彈,只待官兵靠近,便一頓射擊,瞬間收走了大片官兵的性命。

只是這一次所遇官兵和之前那種一觸即潰的官兵完全不一樣,這些官兵不僅不潰逃,反倒紅著眼殺了上來。張順沒有奈何,只得下令讓麾下的士卒上前頂了上前,維持住戰線。

張順麾下和官兵接戰的正好是左軍張三百,前軍蔣禾和右軍李際遇三部。那蔣禾手下士卒精良,倒還不要緊。只是張三百和李際遇麾下新兵頗為吃力,接戰不久便開始慢慢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