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2/2頁)

結果這宋統殷還沒有機會吐血,竟然發現“流寇”的騎兵竟然朝自個沖了過來,不由大驚失色。

這宋統殷本是文官出身,又沒有組建什麽標撫營,只是抽調了五百較為精銳之士作為護衛而已。此番被劉成騎兵一沖,不由亂了方寸,連忙下令調集軍隊回防。

結果遠水不解近渴,哪裏來得及?劉成一個沖鋒紮進宋統殷的護衛營之中,直接正面刺死了數十人,同時也要數個義軍騎兵被宋統殷的護衛營趁機刺下馬來,不知死活。

劉成面無表情的望了距離不太遠的宋統殷一眼,下令騎兵撤退,脫離與護衛營的接觸。然後退了約莫一二百步的樣子,再次向宋統殷的護衛營沖鋒起來。

宋統殷此時也顧不上擂鼓助威了,他剛才和面無表情的劉成對視了一眼,頓時肝膽俱裂。

當時,劉成距離他不是很遠,他能清晰的看到對方眼中隱藏的怒火。那不是一時火爆的怒氣,那是刻骨銘心的仇恨!那是必死的眼神。

宋統殷本來就不是出生入死的武將,也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他害怕了。他不知道如何應對,只得一邊下令護衛營拼死抵擋,一邊準備帶著幾個親衛試圖騎馬逃走。

他不懂軍事,哪裏知道此乃兵家大忌。宋統殷身為主帥,這一動搖,頓時引起了護衛營的動搖。護衛營失了必死之心,被劉成騎兵一沖,直接殺了個對穿。

此時,宋統殷還沒有來得及和數個親衛爬上馬去,便被劉成的騎兵趕到。劉成也毫不客氣,生怕生擒此人之後,再生了其他變故。便直接親自一個沖鋒過去,一槍將那宋統殷穿了個對穿。

劉成怕失了長槍,兩人相交之時便拔槍而過,遂後又掉轉馬頭回來。他親自跳下馬來,去查驗宋統殷生死。

只見那一方大員,封疆大吏山西宋統殷胸口一個血窟窿正咕嘟咕嘟的冒著鮮血,嘴巴一張一張的,如同快要渴死的魚一般。

劉成沒有半點憐憫,只是將腰間腰刀抽出來,一刀砍下了他的腦袋,然後伸手提了起來,翻身上馬,大聲喝道:“宋統殷已死,爾等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那宋統殷的護衛營見此不由大嘩,督撫戰死,他們作為護衛的下場可想而知。古代很多兵法都是將領戰死,護衛不能殺敵自贖者,全面斬殺。

這宋統殷的護衛營上哪去找一個和宋統殷分量相當的督撫出來?他們不少人只得立刻跪地投降,生怕劉成等人不收留他們了。

劉成連忙帶領麾下騎兵,砍殺其他頑抗的護衛營,並及時砍倒宋統殷中軍大旗。

官兵聽到身後喧嘩,轉身一看中軍大旗徐徐倒下,頓時不由全軍震動。又聽得到處呼喊“宋統殷已死”,更是不知道有多少“賊寇”抄了他們的後路,不由丟盔棄甲逃命去也。

那張道浚和王肇生連忙命人彈壓,可是哪裏還彈壓的住?眼見再不撤退,自己等人便要死無葬身之地了。張道浚和王肇生連忙帶著自己的隊伍潰逃而去。

張順、“紫金梁”和闖營三部正在前線殺的慘烈,不知道何時是個頭的時候,突然感到前面一松,官兵竟然自行潰敗了。

頓時義軍也不管到底是怎麽回事,立刻“痛打落水狗”,追殺了上去。

張順聽得戰場上的呼聲,隱隱約約猜到了幾分真實情況,連忙下令麾下全力進行追殺,不留給官兵重整陣型的時間。

那王肇生和張道浚果然久歷兵事,幾次想整頓陣型,便戰便退,結果都被張順帶著人想趕鴨子一樣,不給他們喘氣時間,使得他們一直沒有機會收攏陣型。

張順幾次試圖指揮著陳長梃突進官兵,將那王肇生或者張道浚也斬殺當場,奈何此二人護衛眾多,又頗似兵法,陳長梃雖然武藝高強,幾次也沒有能夠取得戰果。

最終天色暗了下來,義軍再也無法擴大戰果了,張順開始進行才收攏隊伍,分辨俘虜和收集戰利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