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降

勸說福王這人姓呂名維祺,字介儒,號豫石。他家出身書香世家,學淵源,其父為河南府名儒呂孔學。

呂維祺自幼習理學,二十六歲中進士,授兗州推官,擢升吏部主事。

只因得罪魏忠賢,不得不辭官還鄉。直到崇禎元年,崇禎皇帝登基以後,提拔受閹黨打壓之人,他才得以復官,任南京兵部尚書。

卻又因“剿寇”不力,被罷官回鄉,歸居洛陽。此人在洛陽設立“伊洛會”,廣招門徒,著書立說,頗有盛名。

當張順奇襲洛陽,攻下旺喜門的時候,此人正在洛陽城中。他聽說了義軍來襲,連忙通知河南總兵王紹禹和兵備副使王胤昌。

呂維祺雖然也不知兵,好歹有過“剿匪經驗”。雖然說只是失敗的剿匪經驗,但有總比沒有強。他也知道城門失守,僅憑洛陽城內千余衛所兵,幾乎毫無勝算。

那河南總兵王紹禹和兵備副使王胤昌雖然才能不過中人,好歹也有幾分領兵經驗,便連忙建議退入福王府之中。

一來可以借助福王府進行防禦,二來也可以守護福王免遭賊人騷擾,三來也可以借助福王府的糧食財貨收買人心,提振士卒士氣。

呂維祺聞言也道是好計策,只是他怎麽也沒有想到福王死到臨頭,居然還敢一毛不拔!

其實這個倒怪不得福王白癡,雖然他確實也是個白癡。

這福王本來乃是萬歷皇帝和最為寵幸的鄭貴妃之子,為此萬歷皇帝也一門心思想把它立為太子。

當初萬歷皇帝的王皇後沒有兒子,王妃生長子朱常洛,鄭妃生次子朱常洵。依據宗法,長子朱常洛為嫡長子,當立為太子。

為此萬歷皇帝和朝臣鬥爭了十五年,先後逼退了申時行、王家屏、趙志臯、王錫爵四位內閣首輔,涉及朝廷三百多位。

萬歷皇帝先後罷官、解職、發配充軍一百多人,依舊無法將朱常洵立為太子。只得無奈封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封朱常洵為福王。

朱常洵從小到大耳邊都充滿了各地官員對自己的反對之聲,他對朝廷官員的觀感可想而知。

更何況根據大明制度,藩王就藩以後不允許隨便離開王府,甚至到了大明中後期藩王常常終生不能踏出王府一步。

靖江王朱約麒就曾經喬裝打扮成道士,出了王府到街面上放風。結果他前腳剛出門,後腳就被當時皇帝知曉,差點連藩王封號都被革去了。

這福王就藩以後,接替萬歷皇帝帝位的正是政敵朱常洛和其子孫。這福王哪裏敢留把柄與他?

他自然是如同一頭肥豬一般,被大明王朝圈養這福王府裏三十余載。

福王對很多事情不敢想、不能想,也不願想。他在王府之中,每日不過吃喝玩樂諸事。

經歷少了,這時間自然過的飛快,可是心智和經驗卻依舊停留在當初十五歲就藩之時。

當呂維祺告訴他洛陽城陷落,王府外面來了一群悍匪的時候。出於對官員天然的反感心裏,他第一反應就是:這些狗官無事不登三寶殿,又來糊弄與我。

我大明海晏河清,一團和氣,哪裏有什麽饑民悍匪呢?不過是欺我是圈養的藩王罷了。定是想在戲弄我完之後,再說與他人作笑談,真是可惡!

可憐這福王朱常洵哪裏知曉,在這短短三十余載之間。他的父親及兄弟侄子,乃至整個朱氏王室及天下官僚士紳,早已經把這大明的底子掏的幹幹凈凈了。

大明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大明,自然他福王也不是當年那個福王了。

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聞言不由又驚又怒,他怎料福王竟然是這個態度。

他剛剛得到河南總兵王紹禹的匯報:王府不足恃,福王不足守,若無金銀財貨激勵士氣,我恐怕福王府顛覆就在頃刻之間!

呂維祺如何不知一旦王府被賊人攻下,是如何下場?他連忙苦口婆心的規勸道:“唇亡則齒寒,一旦士卒有變,我等皆為砧板上的魚肉矣。王爺若是不信,且聽一聽外面的刀劍廝殺聲和剛才的火藥爆炸聲!”

福王朱常洵見他急了,自度識破了對方的計謀,愈發得意道:“本王雖然困在這王府已久,好歹也是從外面進來的。逢年過節,放個爆竹煙火;廟會趕集,表演個節目雜技也是有的,不足掛齒,不足掛齒!”

呂維祺聞言如同當頭被潑下來一盆涼水,氣的渾身發抖,卻也是雖有好言也難勸該死的鬼!

這邊呂維祺勸說福王失敗,那邊趙鯉子帶領義軍和已經把當面官兵打的節節敗退了。

這些衛所兵裝備差,士氣低落,初開始被總兵王紹禹和兵備副使王胤昌鼓動起來,還有幾分戰鬥力。

只是時間一久,不但沒有把當面賊人逼退,反倒自己這邊傷亡慘重,這些士卒便起了其他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