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各有各的難

張順這一番以小搏大,頓時打的諸王爺一個措手不及。

經過現場粗略統計,除了唐王府以外,每個郡王府、郡主府先後吐出來幾十傾乃至數百傾良田不等。

至於唐王府情況更慘。那唐王早跑的沒影了,那唐王妃也被人霸占了,那唐王府的一切財產自然是被當做唐王妃的“嫁妝”帶到老張家去了。

曾雨柔哭笑不得,不由笑罵道:“你凈欺負我!義軍卷走點細軟也就罷了,那些田宅鋪子你又帶不走,攬到手裏作甚?”

“誰說我要走了?”張順不由笑道,“難得抓了一窩‘肥豬’,不殺了還留著過年不成?”

“啊?”曾雨柔只道他是洛陽的賊,本來已經打算好和他一路逃往洛陽去了,沒想到他來了就不打算走了!

這時候那些往日趾高氣昂的王爺看到“賊頭”比較“講理”,不由又鬧將起來,不舍的自家的田地。

其實,不怪他們要田不要命。俗話說:“小有小的難,大有大的難”。

名義上王府有朝廷俸祿,又有產業給養,應該吃喝不愁才是。

其實不然,朱棣“靖難”以來,擔心兄弟們學有學樣。

他便先後奪了他們的軍權和參政權,然後以財富厚養之,堪稱明朝班的“杯酒釋兵權”。

剛開始還好,大明朝廷財政收入尚可,再加上鄭和下西洋又掙回來不少財富,還能養之。

等到大明王爺玩不了軍隊、也玩不了政治,只好玩女人的時候。那是一窩一窩的生,大明財政就遭不住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後來的大明皇帝也遭不住王爺這種生法了。

幹脆一刀切規定,王爺娶妃納妾需要報朝廷批準才行,連納妾人數都進行限制。

比如張順身邊的崇王妃被崇王的選中的時候,剛好遇到萬歷皇帝駕崩,太子朱常洛繼位不到一個月又駕崩,天啟繼位一系列事情,一直拖到天啟三年六月,才得以受到朝廷冊封。

其王府的俸祿更是被朝廷一拖再拖,打折發放。家裏一大家子等著米下鍋呢,這誰拖得起啊?

到了萬歷年間,這位爺就更狠了,直接下令藩王俸祿“永為定制”,不再增加。然後他給自己兒子福王、弟弟潞王分別賜田兩萬傾、四萬傾良田。

其他諸王聽聞了,不由有一句馬麥皮要講!

求人不如求己,其他王府都開始琢磨著置辦產業了。

怎麽置辦產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求皇帝賞賜了。

可是這唐王封地南陽城是河南諸藩中最小的,其王府亦是諸藩中最小的,其不得朱元璋喜愛可知矣。

於是第一代唐王眼巴巴的望著朱元璋爸爸賞了周王,賞趙王;賞了趙王,賞汝王,嘿,感情您都不記得南陽這嘎達還有個兒子了。

沒辦法,老唐王死了一任又一任,和皇室關系也越來越疏遠,眼瞅著都絕望了。

結果突然有藩王絕嗣了,天上掉餡餅,唐王府美滋滋繼承了幾百傾地兒,都樂的合不攏嘴了。

只是這事兒可遇而不可求,等了二百多年,就這麽一遭。

唐王府上下要是指著這個,早餓死一家老小,連剛到手的良田要讓別家藩王繼承去了。

沒辦法,爹不親,娘不愛,只能買吧、開荒吧!

唐王府只好從牙縫裏擠點錢,“暴霜路、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結果扭頭一看,別人家的王爺動不動就上書請賜什麽“河西荒地五百余傾”、“山北灘塗三百二十傾”。

唐王府一看,你們那哪裏來的那麽多人手開荒?

仔細一打聽,呵,好家夥,全是開墾好的熟田,學會了嗎?

唐王府連忙向朝廷申請“荒山”、“野嶺”若幹傾不等。

其他郡王府亦學有學樣,不多時就把南陽周邊的“荒地”包圓了,隨即又看上了附近的新野、唐縣、鄧州等地。

這也是為何張居正清丈完全國土地之後,耕地面積大增,而賦稅沒有大增的原因之一。

一來土地分布不均勻,強行征稅,會引發少地的農民直接破產;二來大量的土地分布在藩王宗室和豪紳富戶名下,朝廷也征不來稅賦。

朝廷能征收到洪武年間的稅額,就足以支持起“萬歷三大征”和萬歷皇帝的奢侈生活了。

當然,張順倒不知道朱氏王爺們也有這麽難。

他聽完王爺們的訴苦之後,微微一笑,伸手抓住魚鱗冊,並拔出腰間的腰刀道:“你們是要和我講理,還是要和我耍賴?”

說到“講理”的時候,他晃了晃手中的魚鱗冊;說到“耍賴”的時候,他晃了晃腰刀。

眾王爺登時一個激靈,不由陪笑道:“我們都是文化人,絕對講道理,不會和您歪攪胡纏!”

“您說是,它就是,我們認了!只是我們這一大家子,吃喝不足,還請舜王詳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