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朱仙鎮大戰(上)(第2/2頁)

上面的尖刀即可以阻止攻城士卒攀爬,又能刺殺蜂蛹而至的士卒。

義軍刀盾手就是看到城門反倒在地,便一擁而上,剛巧撞上了塞門刀車,雖然有盾牌防護,依舊被北面的士卒擠了上去,被刺死來四五個人。

不待刀盾手轉身撤退,塞門刀車後面又響起了銃炮聲,又射翻來七八個刀盾手。

攻城義軍不由大敗而過,而李過不由沉著臉望著聳立在面前的朱仙鎮,不由憤怒的問道:“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

其實,這倒是李自成、羅汝才等義軍見識少了。

原來明代以來,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市鎮迅速發展起來。

像義軍掌管的三川市、陶灣鎮都是比較典型的市鎮。

原本按照明代行政區劃和官員編制,並無專門管理市鎮的機構和官員。

但是,活人還能讓尿憋死?許多市鎮除了商戶自己成立的自治機構以外,朝廷還會根據市鎮的重要程度,設立巡檢司管理治安,派遣官員進行駐守。

一般而言,不同的市鎮多派遣典史、通判等佐貳官負責管理。

這朱仙鎮處於河南布政使和開府封府治所的附郭縣符祥縣內,駐守官員和巡檢司一樣不少。

鑒於近年來賊寇四起,朱仙鎮不僅僅設置了城墻城門,城中大戶又出人出力,編練丁壯,配備火銃刀槍和防守器械。

一旦聞警,敲起鑼鼓,眾商戶皆躲入城中,使丁壯攜帶武器進行守備。

這朱仙鎮中本多商戶,亦多護衛,鎮中又多山陜會館和山西會館。

這些人本就出身於陜西、山西,久遭兵災,對“秦寇”的了解較他人更為透徹。

更何況由於義軍來回流竄,為禍河南頗甚,地方仇視陜西出身的義軍已久,豈能為其三言兩語所騙?

原本這朱仙鎮的“備寇”之事,便是城裏山陜會館和山西會館等商人張羅著籌備。

他們猛然聽到熟悉的延綏口音,焉敢不賣力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