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忠之士

“哦?不知舜王何事?”洪承疇和宋獻策不由連忙問道。

兩人口順,喊張順舜王喊習慣了,又有表達雙方親近之以,故而不習慣改口稱“秦王”。

張順素來寬厚大度,倒也沒有計較許多。

“我欲勸降榆林鎮上下,不知可乎?”張順不由看著洪承疇道。

“這……”洪承疇聞言沉吟了一下,不由應道,“此事只能試上一試,臣亦不敢保證如何!”

“哦?此話怎講?”張順不由奇怪道。

“如今西安府為我所據,甘肅為之一空,臨洮、固原殘破,唯獨寧夏、延綏二鎮得全。”

“如今寧夏鎮祖大弼,歸化城多爾袞皆走。延綏外無必來之援兵,內無久食之糧草,若不肯降,又待何為?”

那洪承疇本就擔任過延綏巡撫,所以對此地頗有了解,聞言便應道:“舜王若是想招降一官一將易,若想招降榆林難。”

“延綏之地地處陜北,自古為用兵之所,名將輩出,民風彪悍。”

“自大明設延綏鎮,下轄榆林、綏德、延安及慶陽四衛。”

“初以雄鎮名,繼以將才聞。武夫宿將,輩起傑出。”

“加官進爵者不計其數,恩蔭子孫者亦不計其數。而四衛之中,又以榆林為首。”

“其中有名有姓,世代為將者,共有姜、王、杜、尤、蕭、張七家,號為‘榆林七門’。”

張順聞言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算,不由奇怪道:“眾所周知,四大天王有五個人。可是這榆林七門,為何只有六個,是不是洪先生記漏了一家?”

“因為王氏將門卻是有兩家。一家為王保王太師之家,一家為王威王柱國一家,故而七門六姓,名滿榆林!”洪承疇聞言不由暗自吐槽張順算術學的好,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

“這些家不僅世代聯姻,更是駐守各鎮。”

“比如尤氏三將,尤世功、尤世威、尤世祿,再加上族人尤繼先、尤翟文、尤翟遠一門六將。”

“而張氏亦有張全昌、張應昌和張道昌三傑。”

“而王柱國之家,更有王世欽、王世國、王世祿、王世仁、王世錫、王世選、王世顯、王洪、王樸等將!”

好家夥,這洪承疇像說單口相聲似的,一口氣念叨出王氏九個在職將領,把張順震的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榆林王氏若是造反,恐怕整個大明天下都會為之震恐吧?

洪承疇說了半天,張順這才回過味兒來這是什麽意思。

感情榆林將門分布在大明各地為將,擔任總兵、副總兵、參軍之職者不計其數,更恩蔭子孫,世代富貴,豈會因為自己小恩小惠而降?

其實莫說張順,即便歷史上李自成橫掃陜西,榆林形勢比如今更為危機,也未見榆林將門降於“闖將”。

張順又有何德何能,空口白牙降服榆林諸將?

“這樣吧!”洪承疇皺了皺眉頭道,“我先修書一封,與那延綏巡撫張繩海,先看他態度如何!”

“對了,舜王麾下趙光遠亦是榆林人,與其他將門當有所往來,亦可私相交通。”

“好吧!”幾乎聊勝於無,只是張順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

原來這延綏鎮有兵馬三萬四人左右,除去分散在三十六堡及綏德、延安等地兵馬以外,亦有二萬五之數。

而陜西總兵官左光先亦帶來五千敗兵,全城差不多有三萬守城。

而榆林諸將門又皆通兵法,其家丁精銳亦有近千,故而急切之間,實在難以攻克。

張順不由嘆了口氣,已經打算做好兩手準備。

實在不行,也只能依靠義軍的兵力優勢和火炮優勢慢慢磨了!

“這……”宋獻策看著張順緊鎖的眉頭,不由猶豫了一下建議道,“若是舜王信得過老道,我情願往榆林城走一遭,兵不血刃替舜王說降此城!”

“不成,信不過!”張順連忙擺了擺手,心道:好家夥,你這神神叨叨的家夥當這玩兒呢?

榆林城內勢力盤根錯節,又幾乎全是軍籍,個個能上陣殺敵,你偷偷溜進去作甚?

怕不是被人認出來“秦王大國師”,然後給你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白白丟了身家性命。

“多謝舜王殿下關照!”宋獻策何等樣人,如何不知張順這是為了自己好?

他不由笑道:“舜王殿下多慮了,俗話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貧道一身身家性命非系於其一念之間,實系於舜王雄兵利炮。”

“只要舜王列陣於城外,即便是龍潭虎穴,我宋某人又如何闖不得?”

“以我度之,榆林鎮之所以不肯降者,不外乎與大明勢力兵馬之間盤根錯節,無法割舍罷了。”

“待我進入榆林城中,與其剖明厲害關系,即便不能說降此城,至少也能落得一個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