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饑民

煤爐和打煤球機都沒有什麽技術含量,即便張順對這兩個物件不甚了解,但是憑借固有的知識,也能推測出其結構和原理,所以能夠輕易就畫出了這兩個的圖紙出來。

這兩個物件看似簡單,其實勝在一個創意,一個改變人們生活習慣的創意。

這時代由於物資極度匱乏,實際上連柴火都是市場上的緊缺之物。

平日來個客人燒水沏茶,以及洗澡、洗漱之用,都需要點火燒灶,費一番功夫。

還記得當初張順和馬英娘成婚之日,兩人劈柴燒火洗澡,差點折騰了一夜,實在是不堪回首。

如今有了這煤,更有了這煤火爐子,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則煤價不是太高,二來煤比較耐燒。

若是能打出蜂窩狀的煤球來,使用這種能夠保持熱量的爐子,基本上就能保證爐火不斷。

既可以冬天用來取暖,還可以燒一壺熱水,滿足日常茶水之用。

由於這時代耀州並不產鐵,而附近產鐵的韓城縣,早在宋朝時期幾乎開采殆盡,所以張順並沒有太過關注此事。

他只不過又復制了一副圖紙,交給王錦衣,讓他派人快馬加鞭傳給藍田負責冶煉的張都督,讓他試制此物罷了。

諸事已畢,張順又私下裏叮囑耀州知州宋企郊道:“這采煤井居然日掘六七千斤,年入一二百兩不止。”

“三十稅一,一口井猶能歲入五兩紋銀。”

“吾觀同官采煤井甚多,怕不是又能增收千余兩,望君一並為之!”

那宋企郊見秦王都掉進錢眼裏了,又有何話可說?

不過經張順這般調教,倒讓知州宋企郊大開眼界。

耀州下轄一州一縣,年入賦稅不過兩千多石,換算為白銀亦不過一兩千兩。

結果,秦王走這麽一遭,輕輕松松就“榨”出來三四千兩賦稅,而民不覺苦,實在是“奇人”一位。

且不管宋企郊如何尋思,張順安排完畢“征稅”、“賑災”等事宜以後,便辭別了宋企郊,繼續一路往北而去。

從黃堡鎮北行三十裏便到達了同官縣,彼時同官知縣暫缺,一切事務皆有耀州知州宋企郊代理,張順也不打算在此耽擱功夫。

但是,有一人張順不得不見,於是又在這同官耽擱了一些時辰。

原來在這同官縣城以北有一處濟陽寨,這濟陽寨正是之前祝萬齡曾經給張順推舉過的蘇州知州寇慎。

其實他出不出仕倒無所謂,張順表達的就是一個態度。

這一次他親自攜帶禮物上面拜訪,也嚇了正在濟陽寨守孝的寇慎一跳。

張順畢竟不是李自成、顧君恩那兩個憨貨,怎麽能逼迫正披麻戴孝的寇慎出山?

雙方客套了一番以後,張順這才辭別離去,急急忙忙往延安府宜君縣趕去。

耀州至延安府鄜州一百八十裏,距離宜君縣差不多九十裏左右。

本來路程就較遠,路上又先後在同官黃堡鎮和濟陽寨耽擱了些時日,張順等人不得不加快速度,準備盡量在天黑之前趕到宜君縣驛站住宿。

結果出來濟陽寨,又行了十余裏,前面堵道了。

“王錦衣,前面究竟怎麽回事?”張順心裏納悶,難道古代也會堵車不成?

剛剛親自探查完情況,前來匯報的王錦衣連忙應道:“回稟舜王,前面是三關口,又叫金鎖關。過了三關口,就到陜北境內了。”

“據聞關口以北有大量饑民,欲渡關南下。魏知友將軍生怕擾亂關中,早派人攔著,不許隨意通關。”

“咱們前面是魏知友派人護衛的運糧隊,有牛馬車輛百余輛,丁壯士卒二三百人。”

“因為關南地勢平坦,關北地勢高峻,通車不便,正在使人推拉著通關。”

“哦?俞總兵、麻煩你帶人前去幫幫忙吧!”張順想了想,便對俞沖霄下令道。

反正他麾下這兩千騎兵擔任護衛足夠了,分出來五百人幫忙也影響不大。

如此又忙活了半晌,眼看那太陽偏西,再也無法按時趕到宜君縣住宿。

張順想了想,幹脆下令讓眾人入住金鎖關巡檢司。

明代巡檢司一般都建有城堡,這金鎖關巡檢司算不上大,好歹也占地有四五百平米。

雖然張順麾下兩千人不可能全部入住,但是也能住下數百人,甚至比往常入住驛站情況還要好一些。

眼看著眾人正在安營紮寨,張順便帶著王錦衣、悟空等人走出了巡檢司,查看先前王錦衣所說“饑民”。

張順率眾北上這條道路被稱為鹹榆道,亦即是鹹陽至榆林的道路。

而這金鎖關地處陜北高原與關中平原的過渡地帶,正好是卡在鹹榆道的一處關塞要地。

金鎖關周圍三山雄峙,北面曰女回山,東面曰馬欄山,西面曰仲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