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新型騎銃(第2/2頁)

魏從義這才驚喜的返回道:“好火銃,重不過五六斤,竟然真個與鳥銃相差無幾。”

原來這火銃的主要重量全在銃管,往常鳥銃銃管長三尺以上,而魯密銃更是達到驚人是四尺五寸。

而張順所制新式鳥銃銃管不過兩尺,這重量就出乎意料的降了下來。

“好,那先試射一下!”張順原本讓鐵匠打造一兩銃管,本來是作為試驗之用。

他萬萬沒想到這尺寸、重量剛剛合手,不由產生了幹脆制造發射一兩鉛彈騎銃的想法。

這騎銃銃管雖然尚未鉆光,無法實戰,但是用來測試除了射擊精度以外的數據,也完全夠用了。

“得令!”魏從義聞言一笑,便取了一兩火藥倒入了銃膛,又取了三顆三錢鉛彈放了進去,送了紙團,這才翻身上馬。

不多時,他以肩膀抵銃,空放了一次,只覺得肩膀好像被人猛推了一下,然後一切都恢復了正常。

魏從義皺了皺眉頭,又取了重新裝填了一次,這一回放入了四顆三錢鉛彈,又放銃一次。

不多時,他便打馬回來道:“舜王真是天資卓絕,殆有天授!”

“此銃果然是精妙絕倫,若是放藥一兩,鉛彈一兩,當可無虞。”

“若是遇到無甲之徒,還可以裝填十多個一錢鉛彈,無能禦者。”

原來張順所設計這騎銃,能發射一兩鉛彈的槍管內徑為五分八厘,大概相當於後世12號霰彈槍的口徑。

而剛好明代一兩鉛彈合後世37.3g,略微小於12號獨頭彈37.8g的重量。

在後世,這也就是打獵的玩意兒,算不得什麽。

然而在這個時代,它卻是騎戰的大殺器。

而與此同時,在遙遠的西歐,亦有不少國家騎兵也裝備了類似的武器,喚作“卡賓槍”。

只不過這些卡賓槍多是由精巧的簧輪帶動燧石發火,工藝要比張順所設計火繩點火的騎銃更復雜一些,對騎術要求要稍低一些。

不過,陜西地處邊地,精於騎射者不知凡幾,這小小的技術差距,用個人武藝完全足以彌補了過來。

“不用給我唱贊歌,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沒有,你趕快提出來,盡快改進。”張順根本不吃他這一套,又冷靜的問道。